農歷新年剛過,天貓就曬出了自己的春節成績單: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杭州等破百個核心城市春節期間“不打烊”,日均實現54%的同比增長,數碼產品、服飾、化妝品等春節禮品漲幅最高;與此同時,春節前夕,天貓上三四線城市年貨消費增速達55%,舟山、山南、寧德等成為成為年貨消費最高的小城。
通過天貓,小城和鄉村正在煥發出強勁的消費力,置備年貨、春聯、年夜飯、拜年送禮…這些傳統的春節儀式如今仍然濃厚,但如今都能通過天貓一鍵搞定,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描繪出春節消費新圖景。
天貓數據顯示,數字化的春節不只是大城市的狂歡,三、四線城市的增長速度尤其引人注目。在天貓年貨消費數據中,一線城市的增速為51%,而三線、四線城市均達到55%,領先全國。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作為春節最重要的一項工作的“置辦年貨”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天貓數據顯示,盡管堅果、蜜餞和膨化食品仍是年貨必備“老三樣”,但新需求和過年生活場景正在誕生,從增速看,游戲機、景點門票和運動手包打敗了其他貨品,成為緩解年輕人“春節焦慮癥”的“新三樣”。
“云囤貨”的主力軍是26-35歲的城市白領,通過天貓,他們不必再趕著火車左手一只雞右手一只鴨,早早實現人沒到家禮先到。而置辦年貨購物返鄉的過程,不但推動了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也在此過程中通過一對一的言傳身教,普及了網購的魅力。
不同地域、年齡的人們,樂意選擇不同的年貨,但天貓豐富的長尾效應,也讓南北呈現出融合趨勢:北方人穿著背心忙著網購電風扇和羽絨服,南方人蓋著棉被入手了電熱毯和連衣裙;但90后對面膜和手機膜、80后對于母嬰用品和兒童書籍的追求,卻在大江南北表現出驚人的一致。如今在低線城市,你同樣能動動手指就購買到紀梵希、阿瑪尼、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全球大牌,而無需托人進城購買;與此同時,從小城消費來看,空調、掃地機、自動炒菜機的春節消費創下新高,折射出兒女們對父母的殷切和孝心。
節后就“空巢”,或許是鄉村老年人們心中最大的隱痛,年輕人的外流造成了陪伴的缺失,但通過智能語音機器人,聊天、溝通和交流多了一種途徑。今年春節,一個重要趨勢是:智能陪伴機器人在農村熱銷。據悉,天貓年貨節期間,來自農村地區的天貓精靈成交量增長了400多倍,僅福建省霞浦縣一個縣就售出5300多臺。??????
新疆塔城、甘肅武威、寧夏中衛、云南麗江、四川阿壩、青海黃南、云南怒江、新疆和田、甘肅隴南、內蒙興安等地,是春節期間進口商品消費最高的城市,通過“人手一輛購物車”,天貓正讓中西部地區的消費鴻溝與一線城市顯著縮小。
今年春節前夕,天貓在常州、南昌、貴陽等十城落地“新年味大街”,請來非遺傳承人和民俗大師現場演繹城市新年俗,同時,現場猜拳搶紅包、線上買線下提、19分鐘送達等新零售創意體驗應有盡有,引發老中青三代紛紛打卡體驗;而2月1日-10日期間天貓推出的“年俗在我家”互動活動,則通過搶紅包、電影票等諸多福利,吸引海量小城消費者參與,其中,禮儀之邦山東在參與互動的用戶中占比最高。
隨著腰包變鼓、品位提升、眼界放寬,高品質、個性化的消費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共同選擇,而在天貓的推動下,跨越山與海的地理阻隔,讓這種選擇變為現實。春節期間,天貓聯動20萬大牌首發超過300萬新年款,推出更豐富、更普惠也更人性化的商品和服務,讓低線城市的消費活力全面釋放。
責編:季冉冉、王瑞景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