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袁建平先生是在農歷豬年來臨前夕。一個暖意融融的午后,袁先生一身筆挺的西裝,坐在華人頭條窗明幾凈的接待室里。一見到我們,他便上前與我們親切握手問候。興許是見到了家鄉人,聽到了鄉音,袁先生的話語間顯得格外親切,并沒有陌生感。
交談從袁先生在海外的經歷開始。
01
維護華人利益 走上參政之路
1985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不少中國人都懷揣著出海打拼讓家庭生活更美好的夢想,乘著改革開放的浪潮,不畏艱辛漂洋過海勇闖大洋彼岸開始了新的拼搏生活。這一年,袁先生因為工作的關系被派駐阿根廷,很快,他被這個國家深深吸引。外派工作結束后,袁先生選擇移民到阿根廷經商,并與太太相識相知,安家立業。
20世紀90年代,移民到阿根廷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本地生產商的保護主義,同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甚至還有不法分子敲詐勒索等。這些讓當地華人深刻感受到,只有抱團發展才能得以發展。1997年1月,阿根廷華人進出口商會成立,袁先生當選為會長。
當被問及是什么契機產生了在異國他鄉參政的想法,如何成為阿根廷第一位華人議員時,袁先生淡淡笑了,笑意里滿是千帆過盡的從容與感慨:“應該是在建‘中國城’牌樓的過程中產生的念頭。早期在建設的時候,中國人的思路是共同集資建設,捐給布宜諾斯艾利斯市政府,既作為華人社區的一個標志,同時帶動當地的旅游業。事實上,市政府并沒有權利接受這個捐贈,必須要全體議員投票,市議會通過,這讓我認識和了解到,原來議會有這么大的權利。后來和議員的接觸,讓我逐步了解議員的功能,更加感悟到自己要更好地去替華人發聲,這應該是一個最佳的選擇。這條路再難走,也必須要試試。”
02
一步步做好自己 替華僑華人發聲
交談之間,袁先生停頓了一下,轉頭看了眼夫人。或許是想起了從前許多的艱難,又或是一個男人對妻子默默付出的感謝,但千言萬語都融化在了一個眼神里。
話題繼續,袁先生告訴我們,沒有一條路是好走的。在阿根廷這樣的西方國家,華人從政勢必會遇到很多問題。最大的困難就是讓阿根廷當地人接受一個華人議員,并在工作上得到大家的認可。“其實在我看來,一步步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拼盡全力都不是最大的問題。在我心里,我認為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很多華人沒有參政意識,參與度不高,導致華人在當地沒法很好地發聲,沒有話語權。”
說到讓更多華人有參政意識,以及華人如何參政的話題,袁先生謙遜地表示,經驗談不上,但可以把自己的一些做法共享一下,“首先必須讓阿根廷的人民更加了解你。我們通過宣傳和介紹,讓更多的阿根廷人知道我們是移民的后代,我們也是第一代移民,在阿根廷也是和大家一樣的,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我們經常發動一些對社區的捐獻,過兒童節的時候給當地的孩子們送上禮物;我們也對受災區提供資助和幫助,用實際行動消除當地人對我們的距離感。我們也在積極地融入社會,讓老百姓接受華人參政,一有空就開展走訪活動,深入社區了解更多人的生活、活動、需求。同時,也發動當地的僑民奉獻愛心,以服務當地人民,替大家傳遞更多的聲音。隨著宣傳、造勢以及知名度的提高,我與我的團隊開始充分融入當地,漸漸有更多的媒體前來進行報道和宣傳,讓我們的工作更貼近民生,進而得到大家的認可。”
03
華發生思鄉情更切 積極傳播家鄉文化
如今,中、阿兩國建交47周年,兩國關系十分密切。目前,袁先生打算與團隊進一步擴大“中國城”。為了讓更多的阿根廷人感受中國文化,中國城的主要街道在周末和節假日都改為步行街,所有的街道都標有中西雙語街名,附近的火車站的站名也改成了“中國城站”。“今年四月份我們鐵路就抬起來了,打通底下通道,從而能夠大大緩解附近的交通。我也希望在我在職期間能夠建立一個中國公園,用中文來命名,每年的春節廟會都能在這里舉辦,提供一個中國文化傳播平臺,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我也十分有信心能在任期內做到,就像去年底通過‘中國城’的一條街改名叫‘中國街’,一審議會已經全票通過,我們還在做聽證會和履行法律程序,我想今年上半年,我們‘China Town’的一條街名就會正式改名為‘中國’。”
“在海外的幾十年,越是成功,越是思鄉,人不管在哪里漂泊、安家、打拼,總是忘不了自己的根。最近幾年回鄉,看到祖國的變化,看到家鄉的日新月異,都想盡自己所能,為家鄉多做點貢獻。”袁先生言語中透著濃濃的思鄉情。他希望多宣傳與推廣家鄉文化,讓福建文化走向國際,和國際上有更多好的交流,進一步加強中西方的文化、生活以及體育等方面的交流與往來。
看到袁先生如今事業的成功,筆者不免對袁先生的家庭有了好奇心,便問了袁先生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天下父母一顆心,一提到孩子,袁先生正了正身,“對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傳承自己的文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因為我的孩子是在阿根廷出生,平時在學校和老師、同學也都是用西班牙語交流,回到家我們就要求孩子必須和我們使用中文進行溝通和交流。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我這兩個孩子因為從小給他們營造的這種氛圍,也讓他們讀了當地的中文學校,后來他們紛紛考入清華大學。兒子選擇的是新聞專業,只要有空,他就會寫一些文章發表。女兒選擇了法律專業,她了解阿根廷法律以及中國的法律。他們以后能做的事情就很多了,能幫助到的人也會很多。他們,沒有忘本,沒有忘根。”
04
展望下一屆競選年 呼吁華人積極參政
2018年底,袁建平先生的人生經歷被編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出版的《我們與你們:中國和阿根廷的故事》一書。袁先生表示,“人還是要往前看,過去這些是對我這些年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我最好的激勵。”
袁先生表示,自己愿意繼續為阿根廷華人服務,也非常希望得到僑社的理解與幫助,“在我的辦公室里,每周五下午為市民開放日,可以讓阿根廷當地的市民到我的辦公室進行參觀,同時也非常歡迎他們提出好的建議與意見,有可取之處我們也會進行采納。接下來的一年是阿根廷的競選年,我希望未來能得到阿僑們的支持,爭取連任再做四年,也能更好地服務市民,更好地服務僑民,更好地為華人華僑發聲。同時,希望更多的華人能積極參政議政,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這是袁先生的追求與愿望,也是當地華人的期待。新的一年,相信袁先生的這份理想與信念定能逐步實現。
人物簡介
袁建平,西文名:FernandoYuan,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市議員,阿根廷政壇首位華人議員。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畢業于廈門集美大學。20世紀80年代,袁建平先生旅居阿根廷,在當地結識了自己的夫人,并育有一子一女。
(來源:華人頭條)
責編:王瑞景、張嘉誠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