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日媒稱2050年人將接近"不老不死" 死因第一名是這個

            2019-02-15 10:42:53     來源:海外網

            1550196409639682.png

            可以用腦電波控制的機械臂(圖源:視覺中國)

            海外網2月15日電 關于防止衰老的研究正在穩步推進。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今井真一郎發現能夠抑制老化功能的長壽基因。日媒預計,如果抑制衰老、更換臟器以及大腦與機械相融合的研究得以推進,到2050年人類將接近“不老不死”。

            據日本日經新聞網報道,今井等人發現長壽基因會產生一種酶,并找到了能夠使這種酶保持活力的物質“NMN”(煙酰胺單核苷酸),毛豆等食物含有少量這一物質。據稱,日本企業已經成功實現量產“NMN”,其中一部分已經上市,但實際上人類攝取后能否真的防止內臟器官等的老化,尚在研究之中。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中內啟光力爭在豬體內培養出人的胰臟,日本電氣通信基礎研究所開發出了可以用腦電波操控的機械臂。一家機器人新創企業的CEO表示,終極目標是實現“只要有大腦就什么都能做的社會”。

            如果抑制衰老、更換臟器以及大腦與機械相融合的研究得以推進,日媒預計,到2050年人類將接近“不老不死”。“日本經濟新聞”面向約300名年輕研究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對于“人類的壽命將延長至多少歲?”的問題,回答“150歲”的最多。此外,關于2050年日本人的主要死因,回答“自殺”的最多。(海外網/梁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梁毅、李萌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