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駕”是指駕駛員服用了某些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后依然駕車出行的行為。有些易引起“藥駕”的藥品,多是用于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視。
服用后影響駕駛員安全駕駛的藥物種類包括:含抗過敏成分的藥物、止咳鎮痛類藥物、降壓降糖藥物、含有酒精的藥物。
含抗過敏成分的藥物
抗過敏藥雖然可以有效的緩解過敏癥狀,但也會帶來疲倦、嗜睡等不良反應,服用后影響駕駛員的安全駕駛。如果司機朋友們必須要服用此類藥品,需在服藥4至6小時后,待不良反應癥狀消失后再駕車出行。
感冒藥——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類藥品。感冒初期的主要癥狀就是變態反應(即過敏),病毒刺激機體釋放出組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癥狀,常用的感冒藥中多含有抗組胺成分。如維C銀翹片、速效感冒膠囊、咳特靈膠囊等。
抗過敏藥:鼻炎片、苯海拉明片等。
鎮痛止咳類藥物
含有可待因的藥物。含有可待因的止痛藥會導致服用者視覺障礙和突然疲倦,影響駕駛員的安全駕駛。如復方福爾可定口服溶液、強力枇杷露、克咳膠囊、可愈糖漿等都含有可待因。
鎮痛藥。如鴉片、嗎啡等作用于中樞神經,會產生幻覺、平衡感喪失等。
中藥中的麻黃堿具有中樞興奮作用,服用后常見失眠、情緒不安、眩暈、心悸等不良反應,駕駛員在服用此類藥品時同樣需要謹慎。如:貝桔止咳糖漿、麻杏止咳糖漿、日夜百服寧等。
降壓降糖類藥物
降壓藥降糖藥選用不當,同樣會影響駕駛安全。有些降壓藥能引起嗜睡、頭痛、眩暈和低血壓反應等現象,不利于安全駕駛,在服用降壓藥初期,機體處于適應調節階段,容易出現低血壓等不良反應,此時應謹慎駕車。
降糖藥都有引起低血糖反應的潛力,出現心悸、多汗、頭暈、虛脫等低血糖反應,以胰島素和磺酰脲類降糖藥較為多見。糖尿病患者在服藥期間最好不要開車,如必須開車,需在臨床醫師的指導下,選用降糖作用平穩、不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的品種,還可以備上一些糖塊,以便在發生低血糖反應時及時緩解癥狀。
含有酒精的藥物
酒精會影響神經功能,威脅安全駕駛,所以駕駛員服用含有酒精的藥品后最少要休息半小時以上再上路駕駛。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消咳喘糖漿、云南白藥酊、洋金花酊、清腦復神口服液等。
為了避免藥駕,駕駛員在就診時應告知醫師自己的“司機”身份,請醫師避免開具會對駕駛員安全駕駛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在服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且嚴格按照醫囑服用藥物。若必須服用影響安全駕駛的藥物,則應要做到不開車,不上路。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