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深交所:年報應力求還原真實的上市公司

            2019-02-15 07:52:21     來源:上海證券報

              ⊙劉昌源 ○編輯 浦泓毅

              2018年年報披露大幕近日拉開。如何提高年報披露質量,提升年報信息的可讀性及實用性?日前,深交所編制并發布了《創業板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優秀案例匯編》(下稱《匯編》),從718份創業板上市公司年報中選取25份優秀案例并逐一解讀點評,著意引導上市公司年報,除披露年度重要的財務信息之外,對公司業務模式等非財務信息提供有針對性的討論和分析。

              深交所自2014年起開始創業板上市公司年報優秀案例匯編工作,四年來不斷優化優秀年報案例選取標準。2017年度的案例匯編,涵蓋了年報“公司業務概要”、“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公司治理”、“社會責任情況”、“會計政策”、“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等多個方面,為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提供了比較全面的示范。

              風險因素應具有針對性

              避免“報喜不報憂”

              《匯編》指出,上市公司應當在年報中披露可能對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因素。風險因素的披露應針對自身特點,遵循關聯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并盡量采取定量的方式分析各風險因素對公司當期及未來經營業績的影響,以及已經或計劃采取的應對措施。

              例如,海達股份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列示了公司面臨的“原材料價格波動”、“新項目實施”、“對主要客戶依賴”等風險,并針對每種風險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內容貼合行業特性且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

              華測檢測密切結合行業特點,列示了自身處于檢驗行業面臨的“公信力和品牌受不利事件影響風險”,以及公司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工程物資、設備采購總額持續快速增長可能面臨的“資本性支出增長過快造成盈利下滑”等風險,并給出了建立健全內部質量管理體系、評估設備采購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合理控制成本等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

              高新興行業信息披露的有用性

              新興產業公司在業務模式、盈利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獨特性,投資者要想為更加準確地理解其鮮明特點,新興產業公司信息披露的可讀性、可比性和有效性需提高。

              創業板曾于2013年初首推影視、醫藥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并陸續發布光伏、節能環保、互聯網游戲、視頻、電子商務、營銷、LED產業鏈和醫療器械等共計10份新興行業指引。

              大部分上市公司較好地遵守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的要求,例如,光線傳媒在披露公司經營計劃時,按照影視行業信息披露指引要求,披露了2018年度影視作品拍攝計劃,包括作品名稱、預計上映時間、制作進度以及主要演職人員等信息,對于投資者有較高的投資參考價值。陽光電源在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部分,嚴格按照光伏產業鏈相關業務信息披露指引要求,對公司主要產品光伏逆變器的轉換效率、度電成本、單位生產成本等指標含義及關鍵參數進行了較為充分的披露,讓投資者可以直觀地把握公司產品的市場地位與核心競爭力。

              社會責任勇于承擔

              精準扶貧責無旁貸

              《匯編》指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有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獲得公眾認可,提升企業競爭力。

              例如,愛爾眼科自上市以來,每年均在披露年報時發布社會責任報告,詳細披露公司在醫療服務、員工成長、公益行動、綠色環保、股東權益、合作伙伴等方面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為公司贏得良好口碑。溫氏股份積極投入精準扶貧,與貧困養殖農戶合作,因地制宜地發展了貧困戶自建自營、貧困戶合股、貧困戶承包、政府精準扶貧等多個扶貧模式。公司在2017年報中對精準扶貧的介紹清晰詳實、數據具體、條理分明,為有效披露精準扶貧信息提供了較好的示范。

              《匯編》指出,年度報告是上市公司對其報告期內生產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的全面回顧和總結,其目的旨在讓投資者全面了解、客觀評價公司的盈利性、成長性和面臨的風險,以便對是否買賣或持有該公司的股票作出理性決策。上市公司在編制年度報告時,應力求“給投資者一個真實的上市公司”,為投資者提供決策的有效信息。

            責任編輯:曹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