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物價溫和可控 宏觀調控更加靈活

            2019-02-15 01:58:56     來源:中國證券報

              物價溫和可控 宏觀調控更加靈活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倪銘婭 

              國家統計局15日將公布1月物價數據。綜合國內外因素看,全年物價有望溫和運行,通脹壓力較小,為宏觀政策調控提供空間。

              市場人士表示,受春節臨近因素影響,1月食用農產品價格出現小幅回升,國內成品油價格小幅上調,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回升。綜合判斷,1月CPI同比漲幅略有反彈,可能在1.9%至2%。

              世界銀行日前對全球通脹預期上升提出預警,認為全球“低通脹時代”將在今年結束。然而,今年我國物價料繼續保持溫和態勢,全年通脹壓力不大。

              首先,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對物價的拉動作用減弱。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已不再依靠粗放式投資拉動,投資增速將繼續在低位徘徊,投資對價格上漲的拉動力減弱。消費需求穩中趨緩,消費品價格上漲缺乏動力。

              其次,流動性抬升物價的可能性低。一是在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以及嚴控金融風險背景下,當前貨幣供應量增速明顯下降,M1、M2增速均處于低位;二是今年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市場流動性有望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內,流動性抬升物價的可能性低。

              再次,PPI向CPI傳導壓力明顯減輕。國際原油和大宗商品價格已開始回落,輸入性通脹壓力減小。在國內外需求放緩、上游生產端產品價格回落的背景下,今年PPI將明顯下行,個別月份可能出現負增長。

              最后,從CPI的食品項和非食品項看,也不會促成通脹。就食品項而言,影響食品價格上漲的最大因素是豬肉。雖然目前豬肉價格開始回升,但豬周期波動已經放緩,難以對物價走勢形成根本性改變。非食品項方面,國際原油價格開始回落,燃油類價格上漲空間有限。在高基數及醫療服務改革推進的影響下,醫療服務類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在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的背景下,居住類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上漲。整體而言,非食品價格運行相對平穩,整體漲幅可能略有收窄。

              此外,翹尾因素不支持CPI大幅上漲。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測算,今年CPI翹尾因素平均在1%左右,如果新漲價因素較弱,全年CPI平均漲幅可能低于2%。

              在物價溫和運行且通脹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宏觀政策調控將更加靈活。未來穩健貨幣政策將松緊適度,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有望保持合理增長。融資結構、信貸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將進一步疏通,資金將更多流入實體經濟。積極財政政策將加力提效,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有望加快實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及中央預算內投資規模將進一步增加,補短板領域投資將得到重點支持。

            責任編輯:李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