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3000億中民投甩賣資產 或引入資產管理公司戰投

            2019-02-14 22:50:07     來源:中國證券報

              綠地121億接盤!3000億中民投甩賣資產,或引入資產管理公司戰投

              銜金而生,股東豪門;

              成立之初,曾以成為中國的“摩根財團”為奮斗目標;

              資產逾3000億元的民營投資巨頭中國民生投資集團,正忙于解決自己的債務危機。

              2月14日晚間,一紙公告確認,中民投旗下優質資產——董家渡地塊迎來的接盤俠為綠地控股

              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中民投即將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或是某家資產管理公司。同時,中民投的六大板塊資產均在變賣。但市場質疑,中民投轉讓完上海董家渡地塊后,其余的資產質量均不佳,變現能力堪憂。

              出售上海外灘優質地塊

              2月14日晚,綠地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綠地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上海佳渡置業有限公司(合稱“轉讓方”)持有的中民外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標的公司”)50%股權及轉讓方對標的公司的全部債權,交易價格為121億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未經審計),標的公司總資產453.16億元,總負債352.98億元,凈資產100.18億元。

              2月13日,中民投董家渡項目公司中民外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中民外灘)已發生工商變更。

              股東由上海佳渡置業有限公司、上海外灘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外灘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和綠地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中民外灘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徐榮璞。徐榮璞曾任綠地集團總裁助理、房地產事業二部總經理等職。

              在中民外灘股東變更前,中民投及其控股子公司佳渡置業持有董家渡項目公司50%股份,安信信托持股45%,上海外灘投資持股5%。

              據了解,2014年11月,中民投、上海外灘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和中民投旗下的上海佳渡置業有限公司以248.5億元出資聯合取得董家渡地塊。該地塊是上海當年著名的地王項目。根據出讓公告,董家渡地塊出讓總面積12.67萬平方米,折合樓板價3.54萬元/平方米。目前,該地塊附近二手房均價已超過了12萬元/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拿下董家渡地塊3個月前,也就是2014年8月21日,中民投在上海正式揭牌。

              “中民投拿下董家渡地塊,實際上是上海市政府當時為吸引中民投入駐而給予的優惠政策。據說當時拿這塊地,中民投是有產業承諾的。政府并非是給他們單純做房地產開發。”知情人士透露。

              中民投董家渡項目為商辦住綜合項目。2015年12月,中民投董家渡項目正式啟動開工,計劃總投資604億元,將董家渡項目打造成金融不夜城。“如今,中民投以121億元價格轉讓轉給綠地控股,可見中民投資金鏈之緊張。” 知情人士透露。

              據上清所數據,截至2018年9月末,中民投短期借款為398.45億元,其他應付款為214.1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429.76億元。

              民營資本聯合投資模式遭質疑

              春節過后,中民投掀起“違約”風波。2月12日,中民投申請在上交所上市的三只公司債券暫停競價系統交易。在此前的10個交易日里,中民投發行的“17中民G1”債券價格慘遭腰斬,還有30億元債券出現“技術性違約”。面對巨大債務壓力,中民投持有的多項股權資產被司法凍結。

              中民投資金鏈緊張早已為市場覺察。

              2017年,中民投將合計45%的中民外灘股權(中民投持有36%、佳渡置業持有9%)以240億元轉讓給安信信托。

              “安信信托與中民投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此舉引起外界對中民投資金緊張的猜測。”某知情人士稱。

              2019年2月14日,中國民生投資集團(簡稱“中民投”)在出現流動性危機后首次公開表態:中民投正引入戰略投資者、加快退出不符合戰略轉型方向的項目,中民投戰略轉型預計將在較短時間內實現重大突破。中民投對外宣稱,其目前的資產重點集中在三大板塊:

              一是新能源、社區生活服務、裝配式建筑、通用航空、大健康等產業板塊。

              二是租賃、保險、資管等類金融板塊。受市場環境影響,2017年下半年以來,融資日益困難,業務開展受阻,加之融資成本不斷提高,擠壓了利潤空間,造成投資收益大幅萎縮。

              三是地產板塊。中民投本沒有布局地產的初衷,由于董家渡項目而進入地產行業。

              知情人士分析稱,首先很難有企業單靠經營光伏產業而盈利。目前的經營模式通常是以光伏產業為基礎,從當地政府拿下產業園等土地資產。但這些土地多位于偏遠地段,變現能力差。再看金融板塊,有消息稱中民投在股票二級市場的操作虧損嚴重。因此,在把位于上海外灘的優質地塊賣給綠地控股之后,外界質疑中民投的優質資產所剩無幾。

              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中民投股權高度分散,投資領域廣闊,導致中民投的投資策略奇特:既沒有大基金投的那種明星項目,也沒有實業企業投出來的那種龍頭產業。“投資圈的人不覺得中民投是搞投資的,覺得像投實業的;但是實業圈覺得,中民投是一幫搞資本運作的。”該人士稱。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中民投的注冊資金高達500億元,股東單位有59家。

              中民投總裁呂本獻2月14日介紹稱,截至去年三季度,中民投資產總規模3109億元,凈資產781億元,負債率74.9%,部分為并購形成的被動負債。“2018年,通過努力,我們共償還到期債務800多億元,已減少銀行貸款和債券共計244億元。”他說。

              中民投目前的困境,也引發了民營資本聯合投資模式是否成立的爭論。在中民投之前,曾經有另一家類似模式的投資公司做過嘗試。2006年,在全國工商聯時任主席黃孟復與時任第一副主席胡德平的主導下,49家民營企業平均出資1000萬元成立了光彩49集團,前君安證券董事長張國慶操盤,但最終慘淡收場。

              中民投再現類似的投資困境,也讓市場再度質疑,這種無實際控制人純由職業經理人操盤的聯合投資平臺,是否必然導致投資責任盲區、管理層尋租的現象。據了解,除中民投外,各地紛紛仿效成立的地方民營聯合投資平臺均處于投資效率低下的慘淡局面。

            責任編輯:張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