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河湖連通,這里四季能賞景

            2019-02-14 14:27:53     來源:人民日報

            春節過后,查干湖上的漁工們又開捕了。冬捕冰上作業負責人張文和工友們越干越帶勁。“這幾年,查干湖水質好了,一網最多能打30萬斤,魚又大又肥,大的都有四十來斤。”

            水好魚多,是因為湖面大了。57歲的張文打小長在湖邊,見證了查干湖的變遷。上世紀70年代以來,吉林西部“十年九旱”,湖泡、濕地面積縮減2700多平方公里,查干湖也一度由近500平方公里縮小到50多平方公里。

            查干湖水凈如鏡,它也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吉林近年來治理西部生態的觀念之變。

            吉林西部不缺水,只是有些難以馴服:松花江、嫩江、洮兒河、霍林河從這里穿過,每年主汛期過境水量達300多億立方米。然而,雨季抗洪好理解,可年年上演“四季抗旱”著實讓人尷尬。

            洪水不也是水么?能不能利用洪水抗旱?吉林轉變生態理念,自2013年起,啟動“河湖連通”工程,以西部現有大型水利工程為“主動脈”,疏通湖泡間的“毛細血管”,把洪水引入4.46萬平方公里區域內的203個湖泡、濕地,形成河湖互濟的大水網。目前,河湖連通工程量已完成80%以上,連通湖泡124個,引蓄洪水21億立方米,恢復和改善濕地2400平方公里,恢復草地360平方公里。

            查干湖不只是水大了,而且水也活了。“原來查干湖是只進不出的,‘河湖連通’后,引入汛期松花江水,與周邊16個湖泡連通,水可進可出,3年就能實現一次水質轉換。”松原市水利局局長李樹生說。湖水的堿性減弱,魚的生長環境、食物有了改變,肉質更緊實、鮮美。去年,查干湖被評為全國有機農業(淡水魚)示范基地。

            河湖連通,還讓吉林西部區域內地下水抬高1米左右,1.1萬多眼農田井恢復原有灌溉能力,擴大農田灌溉面積55萬畝,累計增產糧食5.6億斤。鎮賚縣架其村農民張樹權的21畝旱地,這幾年連年增產,“雨水多了,地下水上來了,就連旱田也借力了。”

            水一來,鳥兒們也來了。吉林西部小氣候發生改變,年降雨量增加40至80毫米。2018年10月下旬,鎮賚縣內的莫莫格濕地迎來各類候鳥數十萬只。河湖連通恢復和改善莫莫格濕地1090平方公里,棲息的白鶴由原來的500多只增加到3800多只,據有關方面介紹,這占到全球白鶴數量的95%。

            水一來,游客們也來了。夏賞碧水綠草,冬觀冰雪勝景,春秋兩季看候鳥遷徙,生態改善讓吉林西部的旅游業火了。2018年吉林西部松原和白城兩地接待游客13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近252億元,兩地旅游總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6.9%和15.4%。

            讓張文不曾料到的是,如今的查干湖,出名的可不只是魚兒肥美,他所在的屯去年獲評“中國最美漁村”,全村搞起了餐飲和住宿接待。張文也不甘落后,和老伴經營起260多平方米的“活魚城”。“今年春節的游客一直沒斷,冬捕忙了一個月掙到好幾萬啊。”張文一家這個年過得更加“吉慶有余”。(記者岳富榮、祝大偉)


            責編:趙寬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