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蕾
上證報訊(記者 黃蕾)2月14日,上海證券報從中民投獲悉,中民投與交易對手簽署了協議,完成了不符合戰略轉型方向的重要項目退出。這是中民投有效優化公司產業布局結構和資產負債結構,持續深化落實公司轉型戰略的重要一步。
而針對近期公司遭遇流動性挑戰等外界疑問,中民投總裁呂本獻表示,企業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應對挑戰,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過程是完全一帆風順的。中民投剛剛成立4年多,尚在幼年期。“這是在經濟和金融周期發生重大調整背景下,我們經歷的第一次真正挑戰。但我們不會氣餒,將全力以赴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據呂本獻透露,中民投正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加快退出不符合戰略轉型方向的項目等多方面舉措,預計將在較短時間實現重大突破。
針對近期市場關注的問題,中民投總裁呂本獻一一進行了回應,以下為回應全文:
一、目前的經營情況如何?
作為國內第一家民投,并無模式可借鑒,這四年多來探索嘗試,既有經驗分享,也有不足。發展帶來了收益,也伴隨著風險,我們要理性看待這個問題。
經過四年多的努力,截至去年三季度,中民投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52億元,納稅102億元,股東分紅81億,提供近40萬個就業崗位。
回顧梳理當前中民投的業務布局,中民投以產業為基礎、以金融為支撐,整體業務正經歷從初創發展到轉型提升的關鍵時期。目前形成的資產重點集中在三大板塊:
一是新能源、社區生活服務、裝配式建筑、通用航空、大健康等產業板塊。產業板塊緊跟國家戰略,也符合國家鼓勵的產業投資方向。但這些產業回報周期較長,前幾年處于培育過程中,對利潤和現金流貢獻有限。目前,這些資產陸續進入回報期,大型地面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總裝機容量為126.60萬KW;物業管理服務覆蓋了全國155個城市,涉及超過4500個項目、服務近3000萬人口;裝配式建筑年產能150萬立方米、備案訂單達65億元,設立了國家級的研究中心、擁有1600多項專利;
二是租賃、保險、資管等類金融板塊。受市場環境影響,類金融板塊有著顯著的周期性和波動性特點。在前幾年融資環境和融資條件俱好的情況下下,該板塊盈利能力突出,但2017年下半年以來,融資日益困難,業務開展受阻,加之融資成本不斷提高,擠壓了利潤空間,造成投資收益大幅萎縮;
三是地產板塊。中民投本沒有布局地產的初衷,由于董家渡項目而進入地產行業。自2015年開始,部分民營地產企業出現臨時性困難,作為肩負抱團發展、承擔紓困責任的民營聯合體,中民投出資救助,開展股權收購,并計劃適時退出。這加大了我們的被動負債,使整體負債規模顯著上升。
四年來,我們聯合其他民營企業規模化參與市場競爭,促進了投資主體多元化,擴大了民間投資規模,激發了民營經濟活力。民投模式得到借鑒和推廣:十余個省區市相繼成立了“地方民投”。
我們的產業布局緊跟國家戰略,建設鄉鎮綜合題服務鄉村振興、投資裝配式建筑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清潔能源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同時,通過產業精準扶貧惠及30萬人口,出資救助困難民企。
境外投資方面,2016年成功收購思諾保險。兩年多來,幫助其整合、拓展保險業務,提升在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影響力。這是中國企業首個成功收購跨國金融機構,并幫助其完成納斯達克上市的案例。
二、中民投被報道稱有流動性壓力,請問具體情況如何?
去年以來,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相對困難的民企融資環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冬天到來,誰都無法置身事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生存不易,賺錢更不易。
前幾年,在市場環境較好的情況下,我們確實發展很快,從最初的300多億到3000多億總資產規模。面對內外部形勢變化,從2017年底,中民投就開始“雙降雙提”(即降規模,提質量;降杠桿,提效率),實施戰略轉型,但外部環境急劇變化,轉型的速度及自身應變能力遠遠跟不上變化的形勢,造成了目前的被動局面。
但事實上,很多負債是因為并購產生,屬于被動負債。隨著相關資產的處置和退出,其負債也會剝離。更重要的是,中民投的凈資產規模達800億元,完全能覆蓋債務和利息。我們有信心能解決當前的流動性困難。
三、面對挑戰,如何解決?
2018年是經濟環境比較復雜的一年。中央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發展。去年11月份以來,各地各部門包括金融機構正在就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的各項措施逐步落實。
截至去年三季度,中民投資產總規模3109億,凈資產781億,負債率74.9%,部分為并購形成的被動負債。2018年,通過努力,我們共償還到期債務800多億,已減少銀行貸款和債券共計244億元。
發展的不平衡要靠發展來解決。產業板塊已陸續進入回報期;在完成引入戰略投資者,落實重大股權合作后,中民投將取得全新的發展動力,實現“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穩定發展;從傳統業態、傳統商業模式向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從重資產運營向輕資產管理轉變;從重資本投入向重解決方案轉變”,并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謀求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的長遠發展。
我們也懇切期待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幫助,給予民營企業贏得發展的時間。
四、傳聞說要退出董家渡項目?為什么?
屬于戰略轉型的部署。事實上,早在2017年,我們就已經出售45%的董家渡股權。可以這么理解,中民投是資源整合者、平臺運營者,而不是產業經營者;作為投資集團,我們的屬性是發現價值、提升價值或實現價值。
五、楊小平出任中民投董事局聯席主席,出于什么考慮?
楊小平主席常年任國際大型企業高管,擁有豐富的企業管理和投資并購經驗。我相信,他擔任中民投董事局聯席主席,將為中民投的發展尤其是戰略布局起到重要作用。
自中民投成立之初,楊小平即任中民投董事、董事局關聯交易委員會主席、中民投全球專家委員會委員,備受廣大股東和中民投經營層的認可和信賴。
六、能透露引戰進展嗎?是否已有意向投資方?
我們正在與國內、國外的意向戰略投資者溝通推進中,近期將取得重要進展。引入多方戰略投資者后,將進一步優化中民投的資本結構,使中民投獲得全新的發展動力,奠定持續發展的基礎。
責任編輯:郭建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