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央票二度"出海"有深意 離岸人民幣利率曲線更優化

            2019-02-14 06:49:01     來源:上海證券報
            行情圖

              ⊙張驕 ○編輯 陳羽

              今年首單離岸央票一露面就受到追捧。2月13日,人民銀行在香港成功發行兩期人民幣央行票據,其中3個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據各100億元,中標利率分別為2.45%和2.80%。這是人民銀行繼去年11月后,第二次通過香港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債券投標平臺發行人民幣央行票據。

              從中標利率來看,此次較前次明顯回落。去年11月人民銀行在香港發行的3個月期央票中標利率為3.79%,1年期中標利率為4.2%。此次發行吸引了離岸市場眾多投資者踴躍認購,全場投標總量超過1200億元,兩期央行票據認購倍數均超過6倍。

              業內人士表示,中標利率回落意味著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更為寬松,同時認購倍數較高也帶動發行利率偏低,符合市場趨勢。

              人民銀行稱,此舉符合市場需求,既豐富了香港市場高信用等級人民幣投資產品系列和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工具,也有利于完善香港人民幣債券收益率曲線,有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離岸人民幣利率曲線更優化

              央票“出海”是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重要進程。此次離岸央票的中標利率回落乃隨行就市的結果。

              去年12月底以來,離岸人民幣拆借利率HIBOR開始持續下降,低于上次離岸央票發行時水平。2月11日,隔夜HIBOR下滑42個基點至1.1837%,為2017年7月以來最低。

              “這一中標利率不僅反映出離岸市場當前寬松的流動性,也體現了海外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的信心。”申萬研究所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表示。

              事實上,利率市場化機制大力推行以來,市場力量發揮得還不夠充分。“兩次離岸央票的發行,都是為了給離岸人民幣短期利率尋找一個市場標桿。”招商銀行外匯首席分析師李劉陽認為,此舉對利率市場化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言以蔽之,離岸央票的再次發行給離岸人民幣利率水平更明確的參考基準,使其利率曲線更為優化。

              投資者認購熱情彰顯對人民幣信心

              當前,離岸市場充裕的資金池為外資認購央票營造出良好的市場環境。實際上,投標結果也充分表明境外機構對人民幣資產有較強的投資意愿。

              “今年離岸市場金融條件有所改善,并且離岸人民幣存量增加,融資成本降低,激發出境外投資者對于人民幣資產更大的配置需求。”李劉陽稱。

              此次離岸央票的再度發行,旨在替代已經到期的央票品種,并豐富離岸市場的可投資產品種類。

              眾多利好因素相輔相成,使此次投標量暴增。“不僅如此,今年的國際金融環境也較去年有所改善,新興市場資產普遍受到各路國際資金的關注。”他進一步表示。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表現堅挺,雖有波動但始終維持在一個較為健康的區間內。“市場基本打消了人民幣單邊貶值的預期,因此抽緊離岸流動性應該不再是此次離岸央票發行的主要目的。”渣打銀行金融市場部中國區總經理楊京表示,“海外投資人的熱情高漲正是源于對人民幣資產收益率、安全性及人民幣匯率的信心,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很好體現。”

              此外,離岸央票的發行對香港金融市場意義重大。香港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金管局歡迎人民銀行在香港發行票據,此舉有利于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除此之外,此舉也為香港銀行管理人民幣流動性多提供一個選擇。”

              市場預期,未來央票將成規模、有節奏地發行。“離岸央票的常態化發行有助于傳達人民銀行政策意圖。”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認為,從2018年情況來看,人民銀行創設各類工具的創造力較強,如有必要,未來仍將會有新工具推出。

            責任編輯:郭建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