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三根陽線改變觀念 春季攻勢有望進入第二波

            2019-02-12 21:27: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三根陽線,改變觀念!滬指站上半年線,春季攻勢有望進入第二波

              原創: 牛仲逸

              三根陽線,改變觀念!

              上證指數12日上漲0.68%,繼續站穩半年線,K線連續三日收出中陽線。“半年線被視為多空分水嶺,時隔一年滬指重新站上半年線,市場人氣再度集聚。”市場人士表示,雖然半年線仍需反復確認,但隨著上市公司商譽減值風險逐步出清,績優股重回主流視野,A股階段性行情可期。 

              業績標桿漸凸顯 

              “上證指數今年初觸及2440點以來,市場運行脈絡清晰,大致分為三個階段:超跌股反彈——藍籌板塊修復——績優股崛起。滬指適時站上半年線,則從技術角度對市場運行方向起到確認效果。”上述市場人士說。 

              梳理2440點以來的盤面運行情況,在第一個階段,圍繞新基建主題市場不斷挖掘投資機會,超跌低價股疊加題材股成為最大贏家。 

              第二階段,題材與藍籌共舞,但權重股更具賺錢效應。1月,上證50指數上漲8.30%,創2018年2月以來單月最大漲幅;創業板指數下跌1.8%。 

              當下A股正處于第三個階段,市場賺錢效應有望逐步向上市公司業績靠攏。其中又分為三個方向:一是年報業績或預告業績增長顯著的公司;二是超跌績優的消費電子類以及部分醫藥類公司;三是具有業績反轉預期的風電、光伏等板塊。 

              有機構表示,由于商譽減值和2018年經濟下行造成的業績壓力,多家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在打擊市場情緒的同時,也使得投資者重新審視業績的確定性,進而促使市場加速向第三個階段過渡。 

              西南證券策略分析師朱斌認為,雖然近期多家公司經歷了商譽減值,但公司的主營業務并未受到影響,甚至還有所增長。在商譽減值風險沖擊過后,這些公司有望輕裝上陣,股價有望恢復性上漲。 

              “業績風險在‘中小創’公司陸續發布業績預告后逐步釋放,但A股市場的大小盤股業績分化仍會持續。”平安證券策略研究指出。 

              春季攻勢第二波 

              春節過后的兩個交易日,A股風險偏好明顯提升,漲停股數量維持高位,下跌股票的數量和跌幅均有限。 

              “歷年春節長假過后,市場往往走勢不錯,春節效應是A股較顯著的季節性特征之一。”東北證券策略分析師許俊表示,促成春節效應的因素有很多,市場資金在節前流出、節后回流是其中之一。兩融業務開通以來,上述資金流動特征更為明顯。 

              歷史數據表明,春節過后是A股“春季躁動”行情的主升時段。浙商證券策略分析師曹海軍統計近5年春節后市場表現發現,春節后一個月內,市場平均漲幅大于2%,創業板綜指漲幅更是達到7.73%,而且創業板綜指上漲的概率高于80%;上證指數平均漲幅達到4.3%,上漲概率達到100%。 

              除季節性特征、歷史數據驗證外,國信證券策略分析師燕翔認為,在估值歷史低位、短期基本面數據真空、無風險利率快速下行以及強政策預期的背景下,目前A股市場處于良好的時間窗口,春季攻勢即將進入第二波。 

              “當前A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為這次‘春季躁動’行情提供了堅實的‘安全墊’。”朱斌說。 

              市場人士表示,雖然多家機構對節后A股持樂觀態度,但要認識到,隨著反彈不斷深入,量能將成為重要變量。作為當前A股的主要增量資金來源,今年以來北上資金持續流入,而融資余額不斷下降,本輪反彈參與度較低。許俊表示,兩融余額有望迎來季節性回流,在兩融和北上資金共同作用下,后市值得期待。 

              藍籌成長各具機會 

              對于2019年的A股,機構雖預期上行空間有限,仍以震蕩為主,但投資機會要多于2018年。 

              “從結構看,建議重點關注三個方向:一是以5G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前沿板塊,二是ROE保持較高水平的龍頭企業,三是對公服務to B端的優勢企業。”燕翔說。 

              民生證券策略分析師楊柳表示,年初反彈以來,整體上權重股表現好于成長股。市場輪動較快,在外資流入預期不減、市場風險偏好上升的背景下,2月白馬股與成長股料有良好表現。由于科創板有望設置較高的投資門檻,科創板或對A股科技股估值提升帶來正面影響。成長股年初漲幅落后,彈性較大,建議關注計算機、電子行業的相關股票。汽車、家電行業近一年來跌幅均超30%,2018年四季度基金倉位顯示兩個行業基金配置比例均不太高,在外資流入與刺激政策預期下,預計汽車、家電行業權重股仍有上升空間。 

              方正證券(維權)策略研究指出,在經歷了2018年估值大幅度下行之后,目前A股估值水平處于歷史底部,但業績端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做多機會基本來自風險偏好改善,進而觸發估值提升,因此2019年大概率是震蕩市。做多機會可能源于經濟階段性觸底和上市公司業績改善,大概率會在四季度出現。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張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