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優勢資本戀上A股公司子公司 PE偏愛“健康時速”

            2019-02-12 07:34:31     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喬翔 ○編輯 祝建華

              日前,四維圖新旗下車聯網業務主體四維智聯在其官網宣布,繼騰訊、滴滴、蔚來資本、尚珹首輪投資后,再獲博世創業投資公司的戰略性投資。這是優勢資本間接活躍A股市場的最新案例。

              據粗略統計,除了BAT的頻頻出手,經緯中國、紅杉中國、鼎暉投資、淡馬錫投資、高瓴資本等一眾PE大佬,或多或少都拿出了真金白銀參與A股公司旗下實施新業務架構子公司的融資。有行業人士分析,這些資金直接入股A股公司并不罕見,但選擇其新業務形態子公司進行投資則相對不多,在科創板漸行漸近以及二級市場回暖的背景下,類似的系列投資合作將會持續火熱。

              BAT們的“A子”棋局

              如果用一個關鍵詞來定位,“無縫布局”或是以BAT為代表的優勢資金切入A股的最佳寫照。粗略統計來看,除了直接入股A股公司外,BAT選擇直接投資A股公司子公司或是與其合作也頻繁出現。

              首先看阿里的“A子”棋局。以石基信息為例,根據公司于2018年2月初發布的公告,其正式宣布與淘寶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公司將通過旗下兩家子公司石基零售和思迅軟件與阿里巴巴就新零售業務進行深度合作。

              在另一筆投資中,阿里則把橄欖枝“伸”向了中興通訊。據中興通訊2018年2月公告,中興通訊彼時以12.233億元向南京溪軟轉讓所持控股子公司中興軟創43.66%股份,同時南京溪軟對中興軟創增資1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中興通訊持有中興軟創35.19%股份。

              據公開資料顯示,南京溪軟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1月8日的新公司。南京溪軟合伙人包括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上海麒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等。其中,阿里創投的公司法人為阿里巴巴CEO張勇,馬云則為該公司的大股東。

              阿里旗下的云峰基金則瞄向了景峰醫藥旗下的遠程醫療協作平臺——醫易康云。據查,該基金在2018年初曾與同創偉業等投資者,一同投了醫易康云的A輪,不過數額并未公開。

              相比之下,騰訊及百度更多以項目合作形式進行布局。比如2018年1月,常山北明子公司北明軟件與騰訊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產品與技術的全方位合作,擬共同推動在線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運營。

              百度則是將自己的汽車業務與一些A股公司子公司牢牢鎖定。2018年7月,金龍汽車雷科防務一前一后披露其子公司與百度達成合作協議。公告顯示,金龍汽車子公司金龍客車和百度希望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之前,將兩者共同研發的“阿波龍”(商用級無人駕駛微循環電動車)小批量供應日本運營。而雷科防務子公司理工雷科的“77GHz 毫米波汽車防撞雷達”成為百度Apollo生態合作伙伴的首個國產毫米波雷達。

              在梳理創投機構在A股市場布局的過程中,記者發現,即便所投企業并非與A股公司直接相關,但很多創新型公司的核心成員此前均在A股上市公司擔綱重要職務,甚至是初創主要成員之一。

              典型的一例是,2018年9月13日,上海千驥創投、杭州元璟資本、北京源碼資本、經緯創投、裘加林共同投資了杭州求是同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3000萬美元。

              更確切地說,這次投資是投向了隸屬于杭州求是同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微脈”,后者是一家醫療健康服務企業,旨在以城市為單位,連接各級醫療機構,建設城市級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而自然人裘加林除了扮演投資人、微脈創始人及CEO的角色之外,他還是銀江股份的創始人之一。

              另有主要服務于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的科技創新公司芯盾時代,它的大股東郭曉鵬曾長期擔任國內信息安全上市企業綠盟科技的副總裁,主管市場和銷售工作。公開資料顯示,芯盾時代分別在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獲得B+輪和C輪投資,兩次融資的領投者分別是云峰基金和CBC寬帶資本。

              PE偏愛“健康時速”

              另一方面,PE所投涉及A股公司子公司則有兩條主線,分別是汽車和醫療。

              在汽車產業方面,物聯網、新能源是兩個主要方向。比如2018年10月底剛成立的四維智聯就吸引了一批PE創投。四維智聯是四維圖新旗下深耕車聯網市場的子公司,在首輪獲得騰訊、滴滴、蔚來資本、尚珹等機構投資之后,日前又獲得博世創投的戰略性投資。

              據悉,博世創投隸屬于博世集團,后者是汽車零部件領域的國際巨頭,在汽車電子、車身傳感器及自動駕駛領域擁有深厚的基礎和積淀。公開資料顯示,四維智聯目前已經先后與國內外40多家知名汽車廠商、20多家系統商和100多個合作伙伴建立了深度合作。

              無獨有偶。同樣有意布局汽車物聯網的電動汽車研發商——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的A輪,于2018年11月獲得上海電氣、紅杉中國等共計20多億元的投資。論起零跑科技與A股公司的聯系,天眼查資料顯示,零跑科技的大股東傅利泉,是國內知名安防品牌——大華股份的實際控制人。

              另一個體現PE機構熱衷在A股棋盤上布局汽車產業的例子則是,紅杉中國旗下基金在2018年6月份投資了由杉杉股份和北京利維能于2015年共同投資成立的寧波利維能儲能系統有限公司,不過該天使輪的投資金額并未公開。

              據了解,目前,寧波利維能已逐步成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獨立電池PACK制造商,并已與各大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儲能運營服務商、換電運營服務商等形成了戰略合作關系。

              再來看PE機構投資A股的另一大主線——健康醫療。2018年3月,由淡馬錫、紅杉中國、深圳前海元明資產管理等投資機構組成的豪華投資團曾擲重資9260萬美元投向上海藥明巨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A輪融資。

              不僅是名稱相似,藥明巨諾跟醫藥明星股藥明康德也有著緊密聯系。公開資料顯示,藥明巨諾是由全球腫瘤細胞免疫療法的領軍企業Juno Therapeutics與藥明康德共同在中國建立的CAR-T細胞免疫療法技術研發商。

              同年6月,弘毅投資、高瓴資本、厚樸投資司、鼎暉投資等機構為天境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C輪融資注入了2.2億美元資金。

              作為一家專注于創新生物醫藥領域的科技公司,天境生物由創業板公司泰格醫藥、百家匯科技有限公司和由臧敬五博士領銜的創新藥資深研發團隊共同創建,聚焦腫瘤免疫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

            責任編輯:曹婕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