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不良貸款認定口徑趨嚴 銀行撥備覆蓋率已悄然高筑

            2019-02-12 07:12:30     來源:上海證券報

              ⊙張艷芬 ○編輯 陳羽

              一邊是不良貸款認定口徑趨嚴,一邊是新會計準則下撥備計提力度加大,銀行或面臨“增收不增利”的業績考驗。

              此前,不良貸款的認定口徑不一,很多銀行未將逾期90天以上的貸款全部納入不良貸款,隱藏了大量風險資產。去年以來,為充分暴露真實不良,區域銀行紛紛統一不良口徑,甚至一度造成了大量農商行、城商行不良大幅攀升、評級被下調的情況。

              “撥備”是銀行彌補不良貸款損失的準備金,是抵御信用風險的第一道防線。上證報統計發現,不少銀行已未雨綢繆,加大了計提撥備的力度,近兩年撥備覆蓋率已經悄然“高筑”。

              不良認定趨嚴

              春節前一周,某城商行公布2018年業績指標,因其將逾期90天貸款納入不良貸款,導致從利潤中計提的撥備資金超出預期,使得該行2018年全年凈利潤下降近三成。這一情況也成為因不良貸款監管口徑調整而“消磨”利潤增速的典型案例。

              對銀行而言,逾期貸款的范圍要大于不良貸款,兩者口徑存在差異。具體不良貸款的判斷標準并不統一,存在主觀性,容易掩蓋貸款質量的真實情況。風險暴露逾期90天以上貸款,被業界認為是體現不良的較為客觀的指標。

              去年以來,監管部門逐步調整了各地區的不良資產統計口徑。據悉,去年6月30日前,屬于銀保監會直接管轄的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需將90天以上逾期貸款計入不良。屬于地方銀保監局管理的地方性法人銀行則給予緩沖期,最長可延期至2019年底達標。

              暴露真實不良這一趨勢已經反映在數據上。銀保監會于1月份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銀行業不良率繼續攀升,由2017年底的1.74%升至2018年底的1.89%,全年上升0.15個百分點,其中第四季度上升最多。

              各大上市銀行也在2018年半年報中披露了不良貸款偏離度,即逾期90天貸款總額/不良貸款總額。上證報統計發現,A股上市銀行中,截至去年6月末,合計只有7家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值高于100%,包括三家股份行和四家城商行。

              撥備計提加大

              不良貸款增多,必然相應要增加計提撥備。最新公布的2018年業績快報中,上海銀行杭州銀行等5家銀行公布了撥備覆蓋率數據,均較2017年有所提升。

              上證報統計發現,2018年一季度有28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較2017年有所增加。其中,截至去年三季度,撥備覆蓋率超過200%的銀行有17家,比2017年底增加了4家。更有甚者,有3家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超過400%,遠高于150%這一監管標準。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余額3.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6762億元。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分別為185.5%和3.5%,較上年末分別上升5.1和0.24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認為,一方面,隨著不良資產的暴露,銀行加快了核銷,需增大撥備;另一方面,隨著新會計準則逐步落地,撥備計提的標準在提高,范圍也在擴大,未來撥備計提的幅度還有進一步提高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撥備也是熨平利潤波動的重要調節器。“在新的會計準則下,撥備要求會進一步提升,而有能力計提的時候銀行會主動多計提撥備,以平滑業績增速,及應對未來的資產質量下行風險。”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

            責任編輯:張文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