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彭 ○編輯 吳曉婧
外資已然成為不容忽視的機構力量。外資的流入,不僅給A股市場帶來了增量資金,更是加快了A股估值體系和投資理念的國際化進程。
2019年首月,A股迎來開門紅,外資流入步伐依舊在加速,甚至有基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預測,2019年外資有望成為A股市場最為重要的機構力量。
進入豬年,在海外資管巨頭眼里,A股行情將如何演繹?什么板塊最具投資價值?哪些個股符合他們的“審美標準”?
A股頗具吸引力
春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上證綜指成功站上2600點,創業板指更是大漲3.52%。接下來大盤能否延續這一反彈趨勢,引發各方關注。
法國巴黎資產管理亞洲有限公司中國權益投資總監沈昱表示,從歷史經驗來看,股市走勢通常領先于經濟周期。站在目前時點來看,負面因素已大體反映在當前市場較低的估值中。
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認為,對于著眼于長期回報的價值投資者來說,低迷的市場情緒和極低的估值水平往往代表著具有吸引力的買入機會。隨著經濟穩步增長和企業盈利企穩,投資者風險偏好將逐步改善,從而拉動估值向合理水平回升。
“當前價格下,A股所代表的隱含現金流回報率已經較高,部分公司甚至超過8%。經過充分去杠桿后,A股在大類資產中的風險性價比已經頗具吸引力,安全邊際較高。” 惠理集團投資董事兼中國業務總裁余小波稱。
細數投資關鍵詞
談及接下來的投資方向,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消費潛力成為外資一致看好的投資主題,因此,消費股成為被外資提及最多的詞匯。
“展望未來,我持續看好大消費板塊,這與中國經濟的整體轉型趨勢相符,我也期待看到國內消費品牌的崛起為投資人帶來跨越周期的回報。”周文群稱。
瑞銀資產管理中國股票主管施斌表示,長期看好中國的消費及民營企業的活力和韌性。具體而言,他長期關注四個結構性機會,即品質消費、城市化、科技創新以及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相關投資機會。“我們的核心策略一直都是聚焦能夠長期成長的龍頭公司,聚焦好的商業模式。”施斌說。
除此之外,一些基本面穩健、具備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企業也受到外資的一致青睞。“近期我們做了大量的實地調研,發現雖然不少優秀企業的管理層對于全球宏觀環境表達了謹慎情緒,但企業內生增長并不慢,市場份額也在提升。所以,下行周期是優勝劣汰的好機會,關鍵在于專注主業發展。”余小波補充道。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中國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表示,作為主動型投資者,他看好國內一些市場定位清晰、資本充裕、盈利能力持續領先同行,且重視公司治理的企業的發展前景。隨著中等收入群體日益壯大并不斷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不少行業(如保險、旅游和醫療護理等)的優質企業將會持續受益。
長期來看,沈昱認為,藍籌股將會更加受益于政策調整、市場開放等積極因素的影響,這一類基本面較好、管理規范的公司也將繼續依靠自身優勢在外部環境變化中保持較好的表現。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陶然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