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公募掌門人寄語金豬年:陽光終將照耀奮斗者
⊙記者 金蘋蘋 ○編輯 吳曉婧
辭別意義非凡的行業20周年的紀念之年,公募基金迎來新起點。
站在“金豬”年的起點,上海證券報邀請了十余位公募基金的掌門人,寄語新年。作為公募掌門人,他們正以更積極的創新和創業精神,步入下一個20年。他們相信,時間終將丈量價值,陽光終將照耀奮斗者。
新的一年,公募基金依舊面臨機遇與挑戰,仍需以專業的學識和能力,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在易方達基金總裁劉曉艷看來,宏觀經濟層面,隨著我國經濟進入結構調整階段,資產的預期收益率逐步回歸理性,但同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也帶來了大量投資機會。市場層面,劉曉艷觀察到,當前大眾對財富管理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同時,社交軟件等各種新技術、新媒介的廣泛運用,也讓基金業與投資者的交流互動方式發生深刻變革。技術層面,以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代技術的發展,或將對基金行業帶來變革式影響。
銀華基金總經理王立新也認為,未來資管行業將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工智能取代,必須高度重視大數據、AI技術等科技在資管行業中的運用。智能化對基金行業的未來將產生兩大影響:從目前看,智能投顧能明顯提升投資者回報和理財體驗;放眼未來,通過人工智能來改造傳統的投研體系和方法,可能會部分甚至完全替代基金經理,而且趨勢很明顯。
新的一年,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投資公募基金試點有望落地。在華夏基金總經理李一梅看來,完善中國多層次養老金體系,服務好養老金投資,或成為基金業創新發展的最大風口。養老投資不僅僅是基金公司的長期戰略重點,也是基金業在養老事業中應盡的社會責任。
新的一年,資本市場將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基金業也將更加國際化。和國際知名資管機構強強聯合,成為多家基金公司的戰略布局。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認為,隨著市場生態逐步完善、參與者逐步成熟、工具日益豐富,未來公募行業發展將從高速度階段過渡到高質量階段,并逐步向世界一流資管行業邁進。
展望未來,隨著我國經濟進入結構調整期,新舊動能的轉換給中國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匯添富基金總經理張暉表示,消費升級、改革、創新三大驅動因素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的源動力,符合經濟轉型驅動力的資產是具有確定性的長期投資主線;另一方面,中國居民的財富日益增長,養老金投資的多層次體系建設漸次展開,跨境投資需求穩步提升,這三大因素也將為基金業的長期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在公募基金掌門人眼中,中國的資產管理市場潛力巨大,只要在正確的賽道上堅持“趕路”,做長期正確的事,用心把基礎打好,行業一定會開啟健康發展的新篇章。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陶然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