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新年俗 博物館里過大年

            2019-02-10 11:26:07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春節期間,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人氣爆棚,欣賞精美文物、品味傳統文化,走進博物館里過大年,已經成為新年俗。

            這個春節博物館有多火?

            1

            北京故宮每天都是八萬人限流人數,到大年初六的門票早早售罄。

            上海博物館,每天開門前觀眾就已經大擺長龍。

            鄭州博物館春節期間客流量增長60%。

            1

            辭舊迎新,全國各地博物館推出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活動,博物館里過大年已經從一句口號成為一種常態。

            故宮博物院里,貼春聯、掛宮燈、貼門神,近千件年味兒十足的珍貴文物,讓觀眾穿越時空,回到了清代宮廷過年的場景。

            清朝五代皇帝御筆親書的“福”字,引得觀眾紛紛舉起相機手機;乾清宮里,時隔百年后成功復原的天燈、萬壽燈,再現了康乾盛世的過年景象。慈寧門外廣場上,來自北京、江蘇、河南等10個省(市),150家中華老字號云集,讓喜愛傳統文化的觀眾流連忘返。

            1

            在上海博物館大廳,《商代青銅器豬卣》的展柜前,一位老師正在給小觀眾講解這件文物的故事。這個三千多年前誕生的小豬造型商代青銅器,是入藏上博50多年來首次展出,十分應景。

            鄭州博物館推出“我跟大師剪花花”活動,特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與觀眾一起創作剪紙,傳承和弘揚傳統藝術。

            博物館熱的背后,是近年來博物館創新展陳和宣介方式,高冷的文物以更有趣、更接地氣的方式,變得更有親和力,公眾也對博物館投以前所未有的熱情。

            截至目前,全國博物館總數達到5136家,2018年舉辦各類展覽超過2萬個,近十億人次走進博物館,參觀博物館日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責編:彭寧鈴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