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紅能否延續?投資總監集體把脈A股未來趨勢
作者 趙明超 陸海晴 王炯業
A股開門紅能否延續?記者為此采訪了十幾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他們認為,當前股市的估值已處于底部區域,權益類資產的吸引力正在不斷增加,優質企業的估值即使放到全球范圍內也具有很好的性價比。未來幾年,A股好公司將是全球最佳的配置資產。
從影響市場的邊際變量看,多管齊下的政策環境下,一些邊際變量正發生積極變化,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
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市場在涅槃之后有望浴火重生,當前是堅定信心的時候。

南方基金 史博
中國經濟韌性強,長期投資正當時
2019年A股投資將會更從容。截至1月15日,滬深300指數市盈率為10.5倍。估值處于底部區域時,只要投資者情緒稍微回暖,市場就會有結構性機會。
2019年,正是理性投資者發掘機會、長線布局中國股市之時。因為中國經濟擁有長期韌性,且市場縱深和回旋余地較大。中國經濟現在處于轉型升級關鍵點,未來將更加依靠穩杠桿、促改革、重研發、提效率來實現中長期增長動能切換。低估值高分紅的金融股將是大盤的穩定器。國際機構投資者對長期增長穩定性高的消費類企業青睞有加。而科技成長類公司的機會在于推陳出新,提升效率或以科技引領消費趨勢。
2019年,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投資者預期中的大事件之一。這有望為A股市場帶來巨大變革,中長期有望培育出偉大的創新型公司,同時也將大幅提振投資者信心。

廣發基金副總經理 朱平
2019,蘊希望,有信心
我們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2018年,對于投資者而言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展望2019年,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我們期待煎熬之下蘊藏的希望,涅槃之后的浴火重生。2019,蘊希望,有信心。
展望新一年,中國經濟還將繼續轉型升級,雖然轉型的過程難免煎熬,但有望在經歷涅槃重生后建立新周期。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長遠前景充滿信心,具體到投資上,2019年選股比2018年相對容易,核心是尋找優質個股,尋找“希望之花”。
展望新一年,國內資本市場依然是一個弱有效市場,存在創造超額收益的機會,但行業內部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未來幾年,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陸續成立,主動管理領域的競爭更為激烈,基金公司的生存之道就是提供更大的價值。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企業生存的法則。而不斷創造價值,提供更多的價值,是企業成功的法寶。

易方達基金副總裁兼權益投資
總部總經理吳欣榮
2019年市場或有結構性機會
回望2018年,市場風云激蕩,有大幅波動也有更多積極變化。在經歷了一年多的攻堅戰后,去杠桿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自主可控的產業升級路徑更加堅定。同時,以減稅降費為導向的新一輪政策正拉開帷幕。我們深信,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趨勢不會改變;改革開放和制度紅利的釋放將帶來經濟生活和社會體系的升級變遷,激發出中國經濟的內在潛力,打開新一輪經濟增長空間。
展望2019年,我們認為A股市場可能存在結構性機會。一方面,各行業估值已經處于歷史低位,優質個股吸引力凸顯;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及各行業基本面的底部尚需要進一步觀察,市場整體性機會仍需等待。
同時,隨著A股國際化進程加速,各類長線資金在A股的占比和話語權將越來越高,A股市場的投資生態將隨之生變,價值投資理念將更加深入人心。

國泰基金事業部負責人、
基金經理 程洲
積極布局細分行業龍頭
2018年A股市場的低迷表現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再次顯現。而股市就是這樣,當你對某些現象開始深信不疑時,市場就會向相反的方向運行。
展望2019年,宏觀層面經濟增速下降的趨勢或不會輕易改變,但是預計貨幣政策會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財政政策在減稅降費和擴大新基建方面將更積極,宏觀環境會好于2018年。市場風格方面,相比2018年,資產配置的重要性會下降,而結構性機會的重要性會再次回升,大盤價值風格在占優兩年多后會讓位于中盤成長風格。
2019年,我們會積極地尋找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能夠走出去和活下來的各個細分行業的龍頭公司,這些公司應該具備:清晰的戰略目標、高效的執行力、持續高額的研發投入、健康的商業模式、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以及合理的價格。

興全基金投資總監 謝治宇
權益市場的吸引力正不斷增加
隨著經濟托底政策逐步出臺,2019年對于盈利持續下行的擔憂有望階段性緩解。資金面整體偏寬松的基調有望在2019年得以持續。雖然宏觀經濟面臨短周期回落的局面,但一些長期的問題如過剩產能以及地產的高庫存,在之前幾年已得到了一定的處理,經濟整體仍然有韌性。
從估值水平來看,目前市場的整體估值水平到了歷史相對低位,部分反映了對于短期盈利增速下行的預期,權益資產從長期的視角來看已經具備不錯的性價比,部分優質企業的估值在全球范圍來看也同樣如此。海外資金的持續流入,也反映了他們對這些優質企業的認可。權益市場的吸引力正在不斷增加。我們相信,2019年會看到一個更加健康、積極的A股市場。

銀華基金董事總經理、
研究部總監 董嵐楓
市場機構化特征或繼續強化
展望2019年,從宏觀的經濟層面來看,整體經濟依舊面臨向下壓力。從中觀的企業盈利層面來看,預計每股收益可能較企業盈利表現更差,整體利潤端承壓。從全A股角度來看,利好估值表現的因素有流動性邊際向好、股市相關政策持續發揮作用、估值已經處于極低的位置以及穩定預期的政策會持續出臺,但負向因素有宏觀、企業盈利的下滑和交易結構的轉變。
整體來看,市場上半年下行壓力較大,風險釋放后可能呈現為底部震蕩格局。在此期間,結構均衡化可能是相對收益的主要應對方式,也會衍生出一定的局部機會;同時A股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三分之一分位可能有望轉正,權益市場或繼續加強機構化特征。

天弘基金股票投資總監 肖志剛
股市大概率會逐漸向好
展望2019年,我們預計經濟基本面可能還會下行,但股市大概率會逐漸向好。
從歷史經驗來看,A股正經歷一輪估值高點回歸至低點的過程,主導收益的工具依次是倉位控制、板塊配置、個股選擇,對應的判斷也有三個:判斷大盤、判斷風格、選好個股。
從市場周期的規律來分析,未來兩年,或是精選個股的時代,個股選擇將變得極其重要。2019年也可能將是主動權益類基金顯著戰勝指數的時期,整體有望獲得較好的相對收益。

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 姚錦
經濟結構轉型會帶來很多機會
目前市場整體PB(市凈率)估值中位數處在歷史最低的5%區間,伴隨經濟結構轉型,2019年的A股市場具備很多機會。
首先,A股市場中的上市公司結構正在轉型,高端制造、消費服務、創新類行業應該給予更高的估值,伴隨這些行業市值占比不斷提升,蘊含估值提升的投資機會。
其次,很多行業里的龍頭企業將受益于行業集中度提升和自身效率提升的利好,這其中蘊含基本面持續超預期的投資機會。
最后,在中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全要素勞動生產率是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在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中更多表現為技術進步,在消費和服務行業則表現在管理效率的提升。
整體而言,能夠有效提升生產率的行業和企業,它們的發展都值得期待,尤其是消費服務和制造創新方向。

招商基金副總經理、
權益投資團隊負責人 沙骎
A股好公司將是全球最佳配置資產
當下股市面臨的環境,歷史上并不是第一次出現,甚至也不是最危急的一次。1998年、2004年至2005年、2008年、2012年至2013年,中國經濟都曾面臨下行壓力,市場參與者也都普遍悲觀,全市場等權PB估值多次跌到3倍以下。
事后來看,彼時的市場對悲觀因素都存在過度反應,估值壓縮至極端低位之后,快則一年、慢則三年,都迎來了修復,甚至是暴漲。因此,再次身處歷史性底部的當下,反而應當更多關注上行風險
需要指出的是,市場的估值回歸不是一蹴而就,每一輪周期回歸后的市場生態也不是一成不變。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急劇增加,全覆蓋的難度將越來越大,機構投資者的視野將越來越聚焦到前10%的頭部公司,越來越多的個股或將淪為無人問津的“仙股”。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與外資的同臺競技將促使國內投資者拉長考核久期,更關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財務質量和分紅水平。
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作為機構投資者,我們堅信未來5年,A股的好公司將是全球最佳的配置資產。另一方面,面對宏觀經濟、資本市場制度和投資者結構的變遷,我們將始終秉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的理念,努力為投資者創造更多價值。讓我們一起期待“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時刻。

華泰柏瑞投資部總監 方倫煜
2019年是市場轉折之年
2019年,將是市場的轉折之年。緣何如此判斷?理由有三。
首先,宏觀經濟和產業政策開始轉暖,對目前已處低位估值水平的A股有一定提振作用。而財政政策日漸積極、貨幣政策對沖意圖顯現;在金融產業政策方面,諸如紓困基金等針對性的對沖措施也越來越多。因此,2019年由流動性沖擊帶來的市場非理性下跌將會逐漸減少。
其次,行業投資機會逐漸增多,尤其是新興產業。過去幾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集中在“三去一降”等傳統領域,帶動傳統行業龍頭市占率提升,盈利效率改善,這些在過去幾年的股票市場上也有所體現。2019年“補短板”將會逐漸發力,積極的融資政策也將助力更多符合產業升級、結構轉型的行業出現機會。
最后,對2019年的股票市場整體不應過于悲觀。A股市場正向機構化、專業化靠攏,基本面研究在投資中的有效性也將越來越高。

匯豐晉信基金投資總監 鄭宇塵
風物長宜放眼量
對資本市場而言,2018年是坎坷的一年。但“凡是不平凡的開頭,必定會有不尋常的結尾。”2018年開啟的三年攻堅戰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國家在大政方針上都在做正確的事情,沒有因為相關壓力就暫停對外開放;沒有因為短期增長放緩就停止結構性改革;沒有因為財政緊張就擱置減稅;沒有因為融資困難就任意放水……
相反,資本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大開放;自主創新從未得到如此空前的重視和支持;土地改革、國企改革、機構改革、地產市場的長效機制的建立等大幕正徐徐展開。或許在短期,我們還將遇到公司業績下滑、商譽減值、財務作假等“地雷”。但風物長宜放眼量,當前權益市場的隱含回報正處在歷史高位,在多管齊下的政策下,一些變量邊際上正產生積極變化,比如社融下滑速度正在放緩、宏觀杠桿率正在企穩、補短板托底效應正在顯現……
站在2019年的起點,我們深信,只要堅持做對的事情,未來一定是光明的!等待和希望,明天會更好!

中歐基金明星基金經理 周應波
在改革創新中尋找確定性機會
展望新的一年,我們希望從改革與創新中尋找確定性機會,并且看到了如下幾個“確定”:
第一,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不變,這是推動我們民族數千年來多次在經濟競爭中領先的根本動力。無論我們如何抱怨90后、00后生活習慣的改變,也不要忘記,中國90后的競爭對手是歐美90后、日本90后……即便中國的90后有著和前輩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態度,但他們也有遠勝于前人的教育水平和創新能力。
第二,在內外部的壓力下,我們的改革取得新突破的概率在持續提升——國企改革、財稅改革、科技創新體制改革、資本市場改革等重要的多方面改革布局,有望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內,搭出“新動能”需要的市場化框架,這與2014年至2015年的“杠桿創新牛”有著本質區別。
第三,中國企業整體的創新能力在持續提升。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無論是5G、新能源,還是基礎科學的量子物理領域……中國在全球創新中的地位都在不斷提升。即使只觀察A股上市公司,能夠緊跟全球創新步伐的公司占比,與1999年、2009年相比也大大增加。
第四,以A股市場為代表的中國權益類資產,目前的估值確實已非常便宜。無論與歷史縱向比,還是與國內國際的其他大類資產對比,A股的估值水平都處在極低的位置。
編輯:金蘋蘋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白仲平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