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打造思政教育“生命線工程”(在一線)

            2019-02-03 17:37:30     來源:人民日報

            高寒缺氧,大雪漫山,氣溫一度降到零下20攝氏度,大學生魯瓊卻堅持每天到村招待所為無法趕到教學點的孩子們授課、批改作業。兩年來,在武漢東湖學院,利用假期義務為家鄉小學生補課的西藏學生魯瓊成了同學們競相學習的榜樣。

            不只魯瓊,多次義務獻血的何子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個人”胡高全、“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胡軍……近年來,東湖學院這所民辦高校接連涌現出大批優秀青年,學校也獲得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成為湖北省第一批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創新示范點。

            “民辦高校更要抓好思政教育‘生命線工程’,通過思政課堂教育創新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教育,達到立德樹人的教學目的。”東湖學院校長王恕立說。

            “道德講堂”,找準學生共鳴點

            “我們必須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東湖學院2018年第八期“道德講堂”上,如今已是湖北大學法學博士、湖北團省委“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青年理論專家組成員的王昊以此作結,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3年來,東湖學院堅持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其中。每年全校規模的“道德講堂”不少于8期、各學院不少于2期,并納入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學校先后邀請了“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徐本禹,“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郎昆等到校作報告,在學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兩級“道德講堂”之外,東湖學院還將思政教育貫穿每周的大班晚點名、小班班團會,讓班級輔導員成為思政教育的日常講師。為此,學校修訂了《輔導員日常管理工作細則》及操作指南,錄制班團會示范片,為輔導員開展思政工作提供實操性指南,并多次組織輔導員培訓、外出學習交流,致力于打造出一支能講、會講的輔導員隊伍。

            為提高思政課親和力、針對性和有效性,東湖學院思政課部還制定了集體備課制度,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設計課程教學方式,找準學生的價值共鳴點、情感觸發點、學習困難點,促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轉化。反映現實道德行為的模擬場景或模擬法庭、由學生作主導的和諧校園建設對策辯論會、學生問學生答的時代熱點問題研討會……一系列教學創新讓思政課成了熱門。

            “十要十不要”,推進思政日常化

            來自湖北省孝感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等單位和企業的16封表揚信讓東湖學院“筑夢經濟人”實踐團隊“火了”。去年7月,該實踐隊在嘉魚縣進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時,了解到不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存在線上營銷困難,立即在官橋鎮舉辦“農村電子商務知識”專題講座,并為銷售存在困難的蔬菜專業合作社搭建網上商城,幫助解決滯銷問題。

            多年來,東湖學院將學生社會實踐與思政課教學實踐相結合,鼓勵低年級學生參加志愿服務、農村支教、社區幫扶等活動,高年級學生參加專業服務、掛職鍛煉、就業見習等。近3年,該校建立社會實踐基地71個,開展社會實踐項目74項,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參與率高達95%。

            東湖學院副校長胡榆介紹,讓學生在實踐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該校開展養成教育的重要一環。學校力求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學生日常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遵守的理念。

            今年初,東湖學院編寫了《大學生行為規范“十要十不要”》,引領廣大學生從入校之日起便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本遵循,從勤于學習、尊師重教、遵守紀律、講究衛生、團結互助、心靈陽光等細節處扣好人生第一顆“紐扣”。同時組織“紐扣行動”“寢室示范工程”“黨員寢室掛牌”等活動,開展“與信仰對話”“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等主題生活會,讓思政教育走向日常化。(人民日報-本報記者 田豆豆)

            責編:彭寧鈴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