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地方債“開門紅” 料助力融資增速觸底反彈

            2019-02-02 07:06: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1月份地方債發行順利收官。七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月末最后一天扎堆發行了將近1400億元的地方債之后,2019年1月份地方債發行額鎖定為4179.66億元,創下歷年1月份發行額之最。雖然供給不少,但需求更旺,投標倍數屢創紀錄。得益于需求端支撐,地方債供給的提前有序釋放,將有助于融資增長提前企穩,從而發揮支持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

              1月31日成為今年地方債啟動發行以來最“繁忙”的一天。據Wind數據,1月31日共有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行地方債,首場招標從9:30開始,末場招標持續到17:40才結束;當天地方債發行總額達到1380.95億元,為2019年地方債啟動發行以來的單日發行額之最,一天的發行額就占到了1月發行總額的三分之一有余。

              據Wind數據統計,1月份全國共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179.66億元,發行規模創下歷年1月份的最高紀錄。而這4000余億元地方債全部是在最近兩周發行。從單周發行額的角度看,1月最后一周地方債供給規模僅次于2018年發行額最高的一周(2018年9月17日至23日,發行額3788.85億元)。

              盡管供給不少,但1月份地方債招投標表現火爆,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尤其是在1月29日以前,地方債頻繁出現超過40倍的認購,屢創紀錄。1月28日,云南省財政廳通過財政部上交所政府債券發行系統公開招標發行了446億元地方債,其中3年期一般債券全場投標倍數高達70.98倍,打破歷史紀錄。據了解,當天承銷團中的56家證券公司踴躍投標,投標總量達到9909.5億元,約為發行規模的22.22倍。

              由于開年地方債發行過于火爆,相關部門已下調對地方債發行利率的窗口指導。從1月29日開始,地方債發行利率從之前一律上浮40bp調整為上浮25bp-40bp,側面反映出各方對地方債需求端支撐存在樂觀預期。從過去三日的招投標情況看,雖然發行利率下調后,地方債投標倍數的平均值有所下滑,但仍處于超額認購的狀態,全場投標倍數最低在7倍左右,最高仍超過40倍,認購超過10倍的情況仍很常見。

              目前市場上一定程度上存在“資產荒”局面,地方債因其免稅和“銀邊債券”的特性,加上相比國債存在一定利差,對銀行、保險等配置機構仍具有吸引力;近年來,隨著地方債流動性提升和債券市場行情走好,廣義基金、券商等機構對地方債投資需求也明顯上升。考慮到年初機構投資需求較旺,雖然地方債與國債發行利差收窄降低其性價比,但順利完成發行問題不大。

              2018年末,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務限額1390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5800億元、新增專項債務限額8100億元,分別相當于2018年全年限額的70%和60%。國盛證券分析師劉郁測算,2019年1月發行的4179.66億元地方債當中,新增債為3687.6億元,再融資債券為492億元;新增債中,新增一般債為2276.0億元,占提前發行一般債的39.2%;新增專項債1411.7億元,占提前發行專項債的17.4%。按照這一進度,2019年一季度即可完成大部分提前下達的發債額度。

              自2018年9月起,央行已將地方債納入社會融資規模統計口徑。考慮到今年地方債提前發行,年初又是信貸投放旺季、企業信用債融資也延續復蘇勢頭,社會融資增速觸底回升的可能提前到來,從而可對經濟增長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事實上,在地方債提前發行的消息披露后,市場對寬信用的預期不斷增強,債券市場長端利率債逐漸陷入震蕩過程,也反映出市場對未來信用擴張和經濟增長預期出現了變化。

            責任編輯:唐婧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