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狠抓逆周期調節政策落實促進經濟起好步、開好局

            2019-02-02 01:35:37     來源:證券日報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 狠抓逆周期調節政策落實
            促進經濟起好步、開好局

              ■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近日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發展目標較好實現 穩中有進態勢持續》表示,2019年將加大逆周期政策調節力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

              寧吉喆表示,我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00309億元,比上年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目標,增速連續16個季度運行在6.4%—7.0%區間,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韌性明顯增強。我國經濟總量2016年突破70萬億元,2017年突破80萬億元,2018年突破90萬億元,一年一個新臺階。經濟增速位居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首,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

              寧吉喆指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做好經濟工作至關重要。綜合研判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和條件,我們既要看到矛盾、困難、挑戰的一面,更要看到希望、機遇、光明的一面。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促進經濟穩定運行,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

              一是狠抓逆周期調節政策落實,促進經濟起好步、開好局。針對經濟下行壓力,要加大逆周期調節政策實施力度。繼續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落實好對小微企業的普惠性減稅措施,運用好定向降準、全面降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穩定市場預期。全面正確把握宏觀政策、結構性政策、社會政策取向,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政策統籌協調,形成有利于經濟平穩運行的政策合力。

              二是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增強經濟內生動力。要穩定并擴大有效投資,挖掘并釋放消費潛力。進一步加大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有效投資,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投入,加快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建設。加快落實促進消費各項政策措施,積極發展教育、育幼、養老、醫療、文化、旅游等服務業,推動消費升級。改善消費環境,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千方百計促進居民增收,增強消費能力。

              三是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系,把握好政策實施的節奏和力度。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脫貧攻堅力度,減少和防止脫貧人口返貧。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突出保基本兜底線,解決好重點人群就業。

              四是著力深化創新驅動,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形成和發展。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大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健全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形成有效的創新激勵機制。

              五是大力降低成本費用,紓解企業發展困難。推動更大規模減稅、更明顯降費,千方百計降低企業成本。

              六是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激發市場活力潛力。深化國資國企、財稅金融、土地、市場準入、社會管理等關鍵領域改革,進一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活力潛力。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擴大進出口貿易,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有效管控各類風險。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