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瑞銀:QFII和RQFII新規激發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市場熱情

            2019-02-01 13:04:55     來源:中國證券報

              瑞銀:QFII和RQFII新規將極大激發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市場熱情

              中證網訊(記者 徐昭)1月31日晚間,證監會發布消息稱,日前,證監會就修訂整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辦法》《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及相關配套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瑞銀集團發表評論稱,《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出臺,將極大激發其投資中國市場的熱情,進一步促進A股市場的繁榮穩定。

              瑞銀認為,相比其它投資渠道,QFII/RQFII機制具有獨到優勢。首先,QFII/RQFII有助于將中長期資金更為直接地引入在岸市場,有助于金融市場的健康穩定;其次,由于QFII/RQFII下的交易通過內地機構完成,吸引更多的資金通過該渠道進行投資,將促進境內市場與國際接軌,帶動內地金融機構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也給現有QFII/RQFII投資機制帶來了新的壓力和挑戰,如何促進QFII/QFII投資者更有效地進行投資,成為亟需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的問題。

              瑞銀分析稱,管理辦法的出臺,結合日前QFII總額度增加至3000億美元的頂層開放,從根本上解決了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的主要瓶頸,將極大激發其投資中國市場的熱情,同時豐富了國內市場金融及對沖工具的參與者,將帶動大量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度,進一步促進A股市場的繁榮穩定。

              具體而言,瑞銀認為,首先,QFII、RQFII兩項制度的合并以及準入條件的放開和簡化,能夠為更多機構投資者的選擇和申請提供便利,顯著加強QFII/RQFII機制相對其他投資渠道的競爭力,方便各類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其次,投資范圍的擴大能滿足各類國際投資者更直接參與A股市場的多樣化訴求。一是給優質的新三板掛牌公司提供了國際投資者和更佳的流動性,讓其真正的價值能夠得到體現。二是可投資債券回購將提高資金利用率、平衡風險與收益,完善QFII進行債券投資的交易機制。三是可投資私募投資基金將激發大量境外資金從新的角度考慮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為國內資本市場和私募基金特別是WFOE(洋私募)帶來海外機構和高凈值客戶,FOF等粘性更高的多元化的客戶,進一步多元化機構投資者類型;四是可投資金融期貨將會給投資者提供便捷的避險工具,有助于吸引長期及多元化投資者;五是可投資商品期貨將減少境內外商品差價,更好的實現商品期貨的價值發現功能,促進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六是可投資期權將提升衍生品市場的投資者多樣性,增強價值發現的能力。隨著未來更多交易所期權標的上市,以及更多的投資者參與到場外期權交易,中國期權衍生品市場將進一步健康發展;七是可投資融資融券 將顯著提高投資者的交易便捷程度,極大便利證券及資金流轉,提升資金利用率,并減少如指數基金因跨境資金流動不便所造成的的交易障礙。同時還將允許境外投資者更加便利地運用國際成熟經驗來進行合理的價格發現,以此激發境外投資者的參與熱情,豐富市場流動性。

              總體而言,瑞銀表示,作為QFII投資者以及服務于QFII投資者的機構,以極大的熱忱迎接管理辦法的出臺。瑞銀集團將一如既往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為市場的繁榮穩定貢獻力量。 

              公開資料顯示,瑞銀集團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和全球化的歷程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同時也是海外客戶進入中國的橋梁和紐帶。瑞銀集團于2003年成為首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現在仍是最大的QFII之一。旗下瑞銀證券作為國內首家外資控股的全牌照券商,十年來致力于服務包括瑞銀集團在內的近百家知名的QFII/RQFII客戶。

            責任編輯:張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