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報披露時間的臨近,生物醫藥行業企業也提前曬出2018年成績單。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A股申銀萬國-生物醫藥行業299家中,總計有211家披露了2018年業績預告,占比超七成。其中,138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超六成。
具體來看,45家公司業績預增,76家公司預計業績略增,11家公司預計續盈,6家預計業績扭虧;此外,25家公司業績預減,2家續虧,23家公司出現首虧,22家公司業績略減,1家公司稱業績不確定。
此外,據記者統計,從凈利潤增長幅度來看,49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50%,23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幅超100%。
10家企業凈利潤超10億元
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是衡量企業發展的重要指標。數據顯示,124家公司預計2018年的凈利潤過億元。其中邁瑞醫療、白云山(港股00874)、新和成、藥明康德(港股02359)、信立泰、智飛生物、樂普醫療、科倫藥業、麗珠集團、沃森生物10家公司預計凈利潤下限超10億元。
邁瑞醫療暫居行業凈利潤(按照預計的最低值)最高。邁瑞醫療介紹,預計公司的盈利達到35.33億元至39億元,同比增長36.45%至50.8%。對于業績增長,邁瑞醫療表示,公司圍繞戰略發展方向,穩步有序地推進各項工作,積極發揮研發、技術、生產質量、產品、市場、渠道、服務等多方面經營優勢,整合業務資源,不斷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產品銷量和收入均實現健康穩定增長;公司聚焦主業,控費降本,提升管理效率,擴大規模效應,經營業績獲較快增長;報告期內,預計2018年全年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影響金額約為2900萬元。
白云山介紹,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8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5億元到39億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18835萬元到183835萬元,同比增加57.64%到89.17%。白云山表示,公司本次業績預增主要是由于股權收購收益及股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等非經常性損益事項所致,影響金額為129544萬元。
業績增長因素不同
數據顯示,中關村、中源協和、華北制藥等公司業績增幅超500%。據記者了解,非經常性損益對這些公司的業績變化起著重要作用。
中源協和介紹,預計2018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2017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00萬元到7500萬元。中源協和介紹,2018年度轉讓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6.483%股權和北京三有利和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18%股權、上海傲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并表所形成的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影響金額約為31000萬元。而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中源協和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9000萬元至-26000萬元。
華北制藥介紹,公司預計2018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00萬元左右,與2017年相比,將增加13324萬元左右,同比增加710.25%左右。公司本次業績預增主要是由于其他收益及營業外支出等非經常性損益事項所致,影響金額為13300萬元。
產品價格變化也是相關公司業績變化的重要原因。例如,花園生物稱,預計2018年業績同比增長130%至153%,盈利約3億元至3.3億元。對于報告期內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花園生物介紹,維生素D3產品售價較2017年同期大幅上漲,膽固醇銷量較2017年同期大幅增長,使公司利潤增加。
多家公司“修正”業績
數據顯示,包括雙鷺藥業、上海萊士、太安堂、譽衡藥業、金達威、紫鑫藥業、明德生物、ST冠福(維權)等在內多公司發布業績修正公告。從整體來看,這些上市公司大多向下調整業績預期目標。
例如,1月31日晚間,雙鷺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18年10月30日披露的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中,預計2018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幅度為30%至50%。2018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69364.8萬元至80036.31萬元。不過,昨日晚間,雙鷺藥業向下調整了凈利潤預期,為比2017年同期增長0%至30%,實現盈利5.3億元至6.9億元。對于此變化,雙鷺藥業表示,公司持有的復星醫藥(港股02196)等股票期末市值減少,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影響當年利潤超過5%。公司研究開發費支出超出預期計劃,影響當期利潤超過5%。公司新產品上市,推廣服務費及銷售費用增長,影響當期利潤超過10%。
責任編輯:依然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