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規模此消彼長 券商資管進入公募賽道

            2019-01-31 09:13:16     來源:上海證券報
              摘要
              【規模此消彼長 券商資管進入公募賽道】近日,中基協公布了2018年12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產品備案數據,結果顯示,去年12月券商資管的產品規模占比卻再度降至低點,僅43%,11月份規模占比是69%。這部分規模下滑對應的是同期基金與基金子公司的規模占比上升。此外,截至2018年12月底,券商資管規模為12.91萬億元,同比下降23%。同期公募基金規模則上升至13萬億元,增長12%。(上海證券報)

              近日,中基協公布了2018年12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管產品備案數據,結果顯示,去年12月券商資管的產品規模占比卻再度降至低點,僅43%,11月份規模占比是69%。這部分規模下滑對應的是同期基金與基金子公司的規模占比上升。此外,截至2018年12月底,券商資管規模為12.91萬億元,同比下降23%。同期公募基金規模則上升至13萬億元,增長12%。

              對于上述券商資管產品規模此消彼長的格局,業內人士認為,有主動壓縮的成分,也有被動遭受擠壓的成分。“券商資管與公募基金的市場份額爭奪將會更激烈。隨著大集合改造的落地,公募化后的大集合可能風光不再,同時還要與現存的公募產品競爭。”一位業內人士對上證報表示。

              據Choice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30日,仍處于存續期的券商大集合產品規模總額(資產凈值總額)約2萬億元。從產品規模來看,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大集合產品共有27只,其中10只規模在200億元以上。

              這些存續的大集合產品中,規模居前的廣發金管家多添利期末凈資產648億元、長江超越理財樂享1天為309億元、光大陽光北斗星2號290億元、華泰紫金天天發為289億元,類型主要是債券型和貨幣型。

              不過,自去年11月30日大集合整改下發以后,一些大集合規模較高的券商已開始控制并壓縮產品規模。

              去年12月,華泰資管公告,旗下有21只大集合,自12月1日起實行限制客戶凈申購或暫停新客戶開通等措施。

              無獨有偶,從去年12月3日起,國泰君安旗下的君得利、君得惠、君得益、君得悅等9只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均暫停新增客戶。

              上證報注意到,自去年以來,一些平臺上的大集合產品已經不斷減少,國海金貝殼9號系列、長江資管瑞祥1號系列等均因各種原因實施了部分產品份額強制退出。

              機構人士指出,相關存量大集合產品,特別是券商經紀業務保證金所嫁接的現金管理產品,以及各類型明星大集合產品會直接轉型為公募基金。

              目前,券商資管轉型主動管理,一大趨勢就是取得公募牌照,發展公募產品。業內認為,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將大大優于無牌的,但如何與公募基金競爭成為下一步關注的焦點。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13家券商系公募基金的管理規模合計超2000億元。然而,相較13萬億元的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中,占比僅約1.5%。已有牌照的券商資管,業務表現也嚴重分化,且頭部效應明顯。

              最早獲取公募牌照的東方紅資管總規模已經超過800億元,占據絕對優勢。規模排名居后的中銀國際證券、財通資管、長江資管的管理規模雖在百億以上,但彼此差距較大。

              有機構人士建議,未來競爭中,券商資管應基于多年的業務積淀,根據自身特色走差異化路線。比如發揮自身研究能力、營業部銷售渠道,通過發行優質特色產品,形成品牌效應。

             

            責任編輯:常福強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