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升值:這次情況不一樣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張勤峰
1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第三日上調;在岸人民幣高開高走,一舉升破6.72元,再創逾半年新高。2019年春節前,人民幣升值大戲繼續上演。分析人士指出,美元弱勢震蕩,加上市場對外部環境改善存在樂觀預期,人民幣短期料延續偏強表現,但能否持續升值仍取決于經濟運行的表現。
2019年情況不太一樣
由于春節前旅游用匯需求上升等影響,以往春節前人民幣出現貶值情況遠多于升值。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2009年至2018年歷年春節前5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僅在2016年出現升值,幅度為94個基點,其余9年貶值23個基點至845個基點不等。
2019年的情況不太一樣。人民幣在開年之初便走出一波大幅升值行情。據統計,1月第二周,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升值1163個基點,幅度達1.72%,升值幅度為2005年匯改以來最大。經過短暫回調,1月23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重拾升勢。在過去6個交易日里,人民幣有5日出現升值。
1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設于6.7343元,較前值調高13基點,為連續第3日上調。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高開高走,開盤后不久便升破6.72元,午后更一度升破6.71,逼近6.7元關口。
以30日收盤價計,2019年以來,在岸人民幣累計升值1527基點,幅度為2.27%。
暫缺乏持續升值動力
外匯分析人士指出,季節性購匯規律仍在,但美元走勢成為短期內的一大變量。自2018年12月14日創出97.72近一年半新高后,美元指數便陷入震蕩回調。近一個多月,美元指數頻頻急跌,最近一次發生在1月25日,當日美元指數下跌0.76%。也正是從25日開始,人民幣兌美元出現了連續4日的升值。
無論是在2017年升值階段,還是在2018年二季度以后的貶值時期,美元指數走勢對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的影響力均得到充分驗證。2018年末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看淡美元。而美元漲勢放緩,無疑有助于減輕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一些非美貨幣貶值壓力。
短期來看,美元指數波動加大且處于下行態勢,如果美元繼續走弱,春節前人民幣貶值慣例或被打破。與此同時,市場上存在著對貿易環境改善的樂觀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人民幣匯率走勢。
但分析人士指出,從更長時間看,人民幣匯率有效企穩仍有賴于經濟增長前景改善。基于對基本面的分析,當前人民幣雖無大的貶值風險,但也缺乏持續升值動力,未來加大雙向波動是更可能呈現的情景。
責任編輯:郭建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