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婷婷 ○編輯 陳羽
防風險、促改革、歸本源……這些2018年保險業高頻詞匯,在年末行業數據里得到最好的印證。上證報記者獨家獲得的一組行業交流數據顯示,去年,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超2700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得益于價值轉型,人身險公司“一枝獨秀”,利潤總額同比增加超兩成。
此外,保險業補償式的高增長時代已基本結束。去年,保險業原保險保費同比增長3.92%,增速創下近7年來新低。不過,保險公司正在從擴機構的外延式老路向高質量的價值型新階段轉變。告別“虛胖”高增長時代,保險業“增肌”進行時。
業務結構優化 保障類產品進入上升期
削減對新業務價值和承保利潤貢獻少的中短存續期產品,提升保障型險種的占比,是2018年保險業的發展綱領。
行業交流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去年以來謀求轉型,“減脂增肌”同步進行,大力發展長期儲蓄型及風險保障型業務,提高期繳保費占比。
其中,萬能險保費收入占比僅為0.52%,普通壽險占比為44%;從新單繳費結構看,新單期交原保險保費收入中,3年期及3至5年期占比都在提升;而從業務渠道看,銀郵代理業務占比30.59%,同比下降10.06個百分點,而個人代理業務占比58.84%,同比上升8.67個百分點。
此外,去年得益于宏觀經濟改善與積極財政政策,非車險業務保費增長明顯,占比不斷提升,達到27.2%。其中,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責任保險和農業保險業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90.79億元和572.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0.92%和19.54%。
轉型紅利顯現 人身險公司利潤領跑
記者了解到,去年保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2710.17億元,同比增長5.57%。其中,只有人身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正增長,產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利潤總額均呈下降態勢。
具體來看,人身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1697.68億元,同比增長22.07%;產險公司和資產管理公司預計利潤總額分別為473.18億元和95.33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6.02%和13.85%。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整體來看,保險業預計利潤總額增速創新低,主要是因為2018年投資收益下降很快。同時,由于占財產險大頭的車險業務去年經歷費率市場化改革和手續費競爭,承保利潤下滑明顯,意外險和健康險等非車險業務理賠金額大,承保虧損也成一致預期;而人身險公司利潤增長和轉型有關,很多險企轉型后,雖然增量保費有限,但新業務價值增加。
記者了解到,去年財產險公司承保利潤虧損13.59億元,承保利潤率為-0.13%。其中,機動車輛保險承保利潤10.53億元,同比下降85.75%,承保利潤率0.14%;意外險和健康險的承保利潤分別虧損11.1億元和20.38億元,承保利潤率分別為-3.18%和-4.22%。
此外,由于權益市場整體震蕩下行,股票收益出現大幅下跌。去年,保險公司資金運用收益共計6859.07億元,相較于2017年同比下滑17.9%。
責任編輯:陳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