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人壽市場份額重回20%以上
王濱重振國壽擔子不輕
■本報記者 蘇向杲
昨日,中國人壽A股報收22.06元,跌幅為1.82%。
1月29日晚間,中國人壽發布公告稱,預計2018年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2017年度減少約人民幣161.26億元到人民幣225.77億元,同比減少約50%到70%。
中國人壽提到,公司董事會提醒投資者注意,上述有關公司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僅為公司的初步的估算,有待進一步核查,也未經審計,如果未來預計結果與本次業績預告情況有重大差異,將會及時更新。
中國人壽表示,2018年年度業績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權益市場整體震蕩下行影響,公司公開市場權益類投資收益同比大幅減少。
銀保監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在91家壽險公司中,國壽股份原保費市場份額為20.4%(2017年降至19.7%),份額重回“五分天下有其一”。
實際上,國壽股份權益投資承壓也是全行業面臨的壓力。數據顯示,2018年險資配置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9219.87億元,占比達到了11.71%。2018年1月初,上證指數開盤指數為3314.03,此后一路下行,在年末以2493.9收盤,減幅達到24.75%,大盤表現并不樂觀。根據中國人壽2018年半年報顯示,其權益類投資占投資資產比約為15.37%,投資金額達到4095億元。
此前,中國人壽在2018年三季報中,曾明確表示權益投資收益承壓,強調“受境內股票市場持續低迷影響,公開市場權益類資產收益顯著減少”。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率為3.32%,同比下降1.80個百分點;凈投資收益率為4.60%,同比下降0.39個百分點。2018年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8.69億元,同比下降25.9%。
從基本面來看,受監管環境政策影響,2018年一季度開始,壽險行業整體規模向下,上市險企新單業務均出現較大程度負增長,市場反應劇烈,股價走勢急速向下。股價走勢與業績負增長程度具有相關性,隨著中期業績的回暖以及對負債端預期的好轉,保險股走勢停止下探。
從中國人壽來看,去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壽實現續期保費同比增長28.7%,續期拉動效應明顯。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銷售隊伍規模達183萬人,與2018年6月底基本持平,其中個險渠道隊伍規模達145.5萬人。
公司經營策略方面,今年1月22日,在中國人壽2019年工作會議上,中國人壽提出“重振國壽”口號。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濱當天表示,中國人壽(集團)將堅定“建設國際一流金融保險集團”的戰略目標,具體包括“三轉、四型、三化”:加快推進“三大轉型”,即從銷售主導向銷售與服務并重轉型,從人力驅動向人力與科技雙輪驅動轉型,從規模取向向價值與規模有機統一轉型;全力建設“四型企業”,即黨建引領型、價值優先型、科技驅動型、服務卓越型企業;努力在“三化”上實現重大突破,即在綜合化經營、科技化創新、國際化布局上取得重大突破。
王濱在會上首次提出了中國人壽“兩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步,用一到兩年時間,抓好戰略布局,升級發展理念,突破發展格局,重構組織體系,提振品牌形象,凝聚精神力量,聚焦做強做優國壽,為建設國際一流金融保險集團奠定堅實基礎。第二步,再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建成綜合化經營特色突出、科技化創新能力強大、國際化布局基本成型,核心主業市場引領地位穩固、服務國家戰略能力和全球競爭能力卓越的國際一流金融保險集團。
華創證券分析師洪錦屏認為,復盤保險股2018年,NBV增速走出前低后高的節奏,年初受到年金險需求不振和產品形態變化的約束,保費增速大幅負增長,此后逐季收窄。2019年一季度NBV增速有望轉正,利率預期下降驅穩。事實上相較于去年,NBV和利率這兩個核心因素都更為有利,只是乍暖還寒時候,預期尚不穩定,持續跟蹤基本面的改善情況以及估值的波動,是今年投資保險股的攻守之道。
責任編輯:陳鑫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