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汶川:創天府旅游名縣,打造全域康養旅游

            2019-01-30 14:47:48     來源:消費日報網

            2007年,汶川全縣接待游客僅6萬人次。

            2018年,全縣共計接待游客618.1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8361萬元。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前往汶川康養旅游度假。

            “哇,好暖的陽光,好藍的天空啊!”沿著都汶高速行駛,穿過紫坪鋪隧道,進入汶川縣境內,立即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作為阿壩州的南大門,汶川這座縣城是進入川西的必經之地。

            10年災后重建,如今涅槃重生。地震前那個默默無聞的工業小縣城,如今以“康養汶川,無憂之城”聲名遠播。建設生態康養旅游示范地,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汶川已撕掉“震中”的標簽,以獨具特色的旅游勝地之姿驚艷亮相。

            生態康養,打造川西北特色旅游目的地

            “運動康養·生態頤養·老年文養”,還未進入汶川縣城,一路上就被這12個醒目的大字所吸引。這不僅是汶川正在打造的康養汶川旅游品牌,也是如今行在汶川最真實的感受。

            汶川,地處川西高原東南緣,緊靠成都平原。北部片區陽光溫暖,南部片區森林覆蓋率9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24000個/cm3,超過成都的18000倍,海拔高度1300米,這里是最宜人居的地方。

            春有百花,夏無酷暑,秋有彩林,冬有暖陽,汶川縣一年四季光熱充沛、花果飄香。“大自然的饋贈如此豐厚,發展旅游的條件如此優渥,不好好利用,簡直就是一種浪費。”汶川縣委書記張通榮表示。

            借助災后重建的歷史發展機遇,汶川加快旅游硬件設施建設,深入挖掘文化生態旅游業和特色文化產業。每年投入1000萬元專項旅游發展資金,依托“世界遺產——大熊貓棲息地”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兩大品牌,按照“南林北果·綠色工業+全域旅游”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地實施“旅游強縣”戰略,以建設“康養汶川”為核心,形成了南線、北線、鄉村三大板塊的“2+1”特色生態康養旅游布局,全力打造川西北特色生態康養目的地。

            “康養+”,汶川創天府旅游名縣

            把旅游業定位為支柱產業、先導產業,汶川縣委決定再起宏圖、再謀新篇。今年9月22日,中共汶川縣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推出重磅決策:全面融入川西北阿壩生態示范區建設,推動生態康養旅游示范地高質量發展。10月18日,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暨全域旅游示范區動員大會隆重召開,正式開啟汶川旅游的“雙創”時代。

            “康養+生態農業”“康養+綠色工業”“康養+醫療產業”“康養+文化產業”“康養+體育產業”“康養+美食產業”,2018年,汶川旅游進行新的定位,將打造自然生態保護地、康養旅游目的地、綠色產品供給地、山清水秀宜居地。

            在旅游布局方面,構建“兩區五極”全域生態康養旅游體系,將打造為以體驗羌禹文化和沐浴圣潔陽光為核心的北部片區,以領略優質生態和共享高端醫養服務為核心的南部片區,打造映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培訓經濟增長極,羌人谷古羌文化旅游體驗經濟增長極,水磨“主動健康”經濟增長極,趙公山“洞天福地”旅游經濟增長極,野奢民宿體驗經濟增長極。

            “汶川作為今年全州首批唯一天府旅游名縣推薦縣和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縣,對汶川轉型跨越發展,唱響汶川特色旅游品牌,推動汶川旅游走向全省全國提供了十分重大的機遇,必將促進汶川旅游產業素質提升。”汶川縣縣長旺娜說到。

            互聯網+”,旅游營銷汶川模式

            “康養汶川是一壺清香甘甜的咂酒,歡迎四方賓朋前來品嘗。”汶川縣旅游發展局局長王君告訴我們,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避免汶川旅游“養在深閨人不知”,汶川縣創新營銷方式,充分依托互聯網,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品牌拓展之路。

            傳統的旅游營銷,主要通過活動為載體實現。2018年以來,汶川縣在組織這些傳統的節慶活動中,充分挖掘活動的文化性和傳播性,通過媒體,尤其是新媒體方式,放大活動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每年5月,汶川都要舉辦甜櫻桃采摘節。與往年相比, 2018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分會場暨汶川甜櫻桃采摘節,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形式更加多樣。主題創意周、“櫻桃妹妹”選拔賽、云上民謠音樂節等活動,在豐富了游客體驗的同時,通過媒體尤其是新媒體對于活動進行宣傳報道。 “櫻桃妹妹”的網絡投票更是吸引了100000+人次的關注。而在8月的康養美食節,汶川“十大名店”、“十大名菜”火爆評選,長達一個月時間,50余萬人次為舌尖上的汶川瘋狂打Call 。

            “借力互聯網平臺和文創活動,進行旅游營銷,將汶川的旅游和美食更好地推出去,讓更多人聞香而來、踏香而至。”王君告訴我們,汶川在旅游營銷中,逐漸摸索出一自己的路子,那就是“互聯網+”。在打造全域康養旅游的過程中,汶川旅游營銷將本地文化、旅游資源、美食等和互聯網結合,在互聯網平臺進行充分渲染,將一個又一個的旅游目的地打造為“網紅景區”。(圖/文 曹世蘭)

            責編:張陽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