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抖音2018大數據 93%90后用戶參與傳統文化挑戰

            2019-01-30 14:46:08     來源:消費日報網

            日前,一首名為《生僻字》的“高難度”原創歌曲迅速風靡,在抖音掀起了“全民斗歌”熱潮。“煢煢孑立、沆瀣一氣、踽踽獨行、醍醐灌頂、綿綿瓜瓞、奉為圭臬……”伴隨明快的節奏,歌詞中的70多個生僻字逐一考驗著人們的“詞匯量”,嘗試挑戰的網友一邊慚愧于自己的“才疏學淺”,一邊自豪于漢字的博大精深。

            2018抖音播放量最高的傳統文化類別Top5

            過去一年,類似“生僻字”這樣的傳統文化挑戰,在抖音短視頻平臺層出不窮。1月29日,抖音發布《2018抖音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書畫、傳統工藝、戲曲、武術、民樂,成了抖音播放量最高的傳統文化挑戰項目,這其中書畫類水墨畫,成了傳播最好的傳統文化類項目。無論是獲贊400萬贊的60歲農村女畫家,還是“山水畫女神”,過去一年,抖音上涌現了太多書畫達人。

            同樣,抖音的大數據報告顯示了另一個趨勢——這些傳統文化挑戰受眾日趨年輕化。報告顯示,在京劇“笑出國粹范”的挑戰中,93%的90后用戶參與這項傳統文化挑戰。而通過王佩瑜這樣的專業京劇大師參與,更多人了解了京劇的笑也有很多種。

            過去一年,抖音發起“誰說傳統文化不抖音”系列活動,陸續推出“誰說京劇不抖音”、“我為‘非遺’打call”、“我要笑出‘國粹范’”、“嗯~奇妙博物館”等一系列旨在傳播優質傳統文化的用戶挑戰賽,以更符合年輕人話語表達的新方式,展現傳統文化之美,提升年輕受眾對于戲曲及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與關注。

            報告顯示,2018年這一年,抖音與傳統文化碰撞出新火花,多種新奇玩法讓戲曲等傳統文化成為新流行。可以說,抖音上京劇類別的挑戰,讓網友能跟多接觸到京劇藝術。其中,在#用貼紙變臉活動中,相關視頻播放量高達12億。用戶數據顯示,相比青衣,大家更愛武旦。同樣,在#京劇BGM挑戰中,單單《鍘美案》梅葆玖版選段,相關視頻獲得557萬贊。

            不僅京劇如此,傳統地方戲曲短視頻播放量,在抖音上同樣獲得了廣泛傳播。報告顯示,安徽地方戲曲黃梅戲成了播放量最高的地方戲曲,而河南豫劇、陜西秦腔、湖南花鼓戲、浙江昆曲的播放量占據了地方戲曲的前五名。

            抖音上地方戲曲播放量前五名曲種

            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深度融,當前抖音傳統文化覆蓋已國畫、書法、戲曲、民樂、民舞、武術、民俗和工藝等多個類別,未來抖音還將不斷發起垂直文化品類的用戶活動,全面展現中華文明之美。

            讓傳統文化與流行因素在抖音相互碰撞,讓中華傳統文化得以持續展現出時代魅力與風采。未來,相信抖音還將進一步優化活動形式、大力扶植優質傳統文化創作,讓中國傳統文化走進更多的年輕受眾中。

            除此,報告還從產品發展、城市形象、傳統文化、人文表達等多個方面闡述抖音社會價值。報告顯示,抖音用戶全年打卡2.6億次,北京是2018年度“抖音之城”,鳳凰縣是最受歡迎的縣城;《小星星》和手勢舞分別是年度最受歡迎的音樂和舞蹈。(抖音供圖)

            責編:張陽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