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經濟疲軟!歐央行加息時點或延后 "不排除重啟QE"

            2019-01-30 07:13: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行情圖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當地時間28日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指出,歐元區經濟前景面臨下行風險,但預計今年年內的經濟形勢還不至于下滑至需要加大刺激政策力度的地步。不過他表示,若未來經濟變得非常糟糕,歐央行將準備多種政策工具支撐歐元區經濟,不排除引入新一輪的量化寬松政策(QE)。

              日前,歐央行在2019年政策會議首秀上決定“按兵不動”,維持現有超低利率水平不變,且承諾至少在今年夏季之前不會加息。但隨著經濟走弱,市場普遍預計,歐央行下次加息的時點大概率會后移至2020年中期。歐洲將和美國、日本一樣,經歷貨幣政策正常化之路被拖延的命運。

              經濟數據“黯淡”

              德拉吉28日承認了歐元區經濟“比預想中更加疲弱”,并表示英國脫歐、貿易摩擦等全球不確定性因素拖累了歐洲經濟的增長,企業投資和家庭消費的信心受到打擊,歐元區此輪經濟低迷的持續時間或比預估更長。

              德拉吉稱,貨幣政策刺激舉措仍將是未來支撐通脹走高的核心,若時機適當,歐洲央行將準備好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被問及是否有可能重啟去年12月結束的購債QE政策時,德拉吉暗示,有可能重啟這一項目,但今年重啟的概率很小,并表示如果經濟形勢若持續惡化,還會啟用“政策工具箱”里的其他“工具”。他還表示,不能簡單比較美聯儲和歐央行的貨幣政策。

              此前24日,歐央行在2019年首次貨幣政策會議中,決議繼續保持現有超低利率水平不變且在今年夏天之前不會加息。市場分析預計,由于經濟形勢疲弱,歐央行下一次加息很可能被延遲到2019年末甚至2020年中期。

              日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并將主要原因歸結于歐洲需求疲軟和金融市場動蕩,分別下調了歐元區前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的經濟增速預測。

              而已經公布的重要經濟數據也是十分“黯淡”,最新通脹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歐元區通脹率降至1.6%,低于預期且進一步遠離2%的目標;歐元區最新采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顯示,2019年1月歐元區制造業PMI為50.5,創2014年11月以來新低,服務業PMI為50.8,創2013年8月以來新低,綜合PMI為50.7,創2013年7月以來新低;歐洲經濟領頭羊德國2019年1月制造業PMI四年來首度跌破50的“榮枯線”。

              歐央行“不排除重啟QE”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的經濟狀況,讓歐央行的貨幣正常化行動變得有些棘手。去年,歐洲央行一直在布局縮減刺激政策的計劃;12月,歐央行正式結束了2.6萬億歐元的購債計劃,退出QE。但有評論人士稱,歐央行結束購債計劃看起來未免有些“時機不成熟”,質疑其結束QE是否為明智之舉,并表示如果歐央行多一點耐心,或可能使其避免陷入尷尬之境。

              不過,德拉吉也提到,未來歐央行仍有政策調整空間,且不排除未來重啟QE的可能性;此外,歐央行內部還討論了推出新一輪長期低息貸款的可能性,保證充足的流動性以免退出QE后金融環境出現緊縮。分析稱,2020年歐央行將有大量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到期,雖然據此還有一年的時間,但考慮到去年12月歐央行退出了大規模購債的QE政策,其需要新的政策緩解金融市場壓力。隨著歐元區增長放緩、經濟狀況疲弱,新一輪的刺激計劃的時間可能會提前,緩解意大利等高負債“脆弱國家”的金融系統壓力。

              今年10月,德拉吉的八年任期即將結束,而歐央行在此節點前加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德拉吉將成為現代史上罕見的“任內從未加息”的央行行長之一。據媒體稱,歐央行“接棒者”名單可能要等到5月歐洲議會選舉后公布。分析人士表示,并不樂觀的經濟前景將給德拉吉的繼任者帶來挑戰。屆時,如果歐元區各經濟體財政政策得力,那么對歐洲央行的貨幣刺激需求就會減少;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歐洲經濟增長引擎的德國,雖然經濟出現放緩,但其在刺激內需方面仍有很大操作空間,但對于一些相對脆弱的國家如意大利等,歐央行的貨幣刺激措施仍是他們的“救命稻草”。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對成員國采用刺激性的財政政策設置了較為嚴格的門檻,要求成員國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不能超過3%的警戒線,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不能超過60%的警戒線,這相當于削弱了歐盟成員國利用財政政策刺激經濟需求的能力,此前持續月余的意大利與歐盟的“預算案僵局”便是因意大利觸犯了此要求而起。分析認為,這讓歐央行未來的貨幣政策路徑更顯重要。

            責任編輯:郭建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