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老舊汽車農村汽車齊迎利好!小汽車如何拉動大消費?

            2019-01-29 23:58:18     來源:央視財經

              央視財經評論丨老舊汽車、新能源汽車、農村汽車齊迎利好!小汽車如何拉動大消費?

              1月29日上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印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方案共24條,其中“多措并舉促進汽車消費”被放在首要位置。

              在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表示,汽車消費減速是2018年消費增速下滑的一個主要因素。如何把引導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滿足居民消費升級需要更好地結合起來?促進汽車消費都有哪些新手段?1月29日晚,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和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新聞鏈接:多措并舉促進汽車消費,更好滿足居民出行需要 新聞鏈接:多措并舉促進汽車消費,更好滿足居民出行需要

              1、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

              2、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

              3、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

              4、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

              5、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

              6、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

            http://促進消費 補貼怎么給?// //促進消費 補貼怎么給?//

              李顯君:從補量到增質 促進技術和產業升級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顯君:以前的補貼,偏重對量的支持。比如對純電動的補貼,使得2017年,微型電動車A00級這一塊超過了市場50%。但現在不一樣了,向綜合指標更高的方向,比如更合理的續航里程、更高的能量密度、百公里耗電等要素傾斜。通過考量綜合績效指標實施補貼,促進產業質量提升,同時也是產業結構的升級。

              劉 戈:補貼要花在刀刃上 不能撒胡椒面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現在的補貼政策除了對老舊車的淘汰、新能源車的補貼,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農用低速貨車,它們在農村保有量很高,在千萬輛這個量級,如果能置換成皮卡,或者小型貨車、小型客車,這是非常大的潛在消費力。那么,在補貼總量有限的情況下,怎么兼顧節能環保、實用,還有杠桿撬動的效果?這是要下力氣設計的。但核心一點,不能廣撒胡椒面,哪個地方都補貼一點是不行的。

              //放寬限制 政策怎么推?//

              李顯君:滿足合理需求是實現美好生活的前提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顯君:要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應該滿足人們的合理需求。這次方案提出要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并專門提出要優化機動車限購管理,我認為是對地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限購限行的城市不少,但真的只有這一種選擇嗎?這是不是也是一種懶政呢?參考世界上一些道路密度比我們低,但交通狀況卻優于我們的城市,我們更應該在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劉 戈:理順政策邊際 會激發市場需求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要放寬限制,首先要理順現有限制。比如很多城市對遷入的車要求極高,甚至高出日常管理水平,這就不合理。因為這些流通限制,二手車賣不上價,就會影響換車人的心態,不利于整個車的銷售和周轉。再比如鼓勵更新換代,但皮卡這種實用車輛很多城市不讓進,那人們想換車的時候也許根本就不考慮皮卡,所以,很多基于原來的環境制定的古老的規則,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規則,都需要清理,理順了這些政策,一定能激發市場的需求。

              //核心觀點//

              李顯君:優化管理 政策應著眼于從單一到系統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顯君:早年間我們有過數次穩定消費、刺激消費的政策出臺,但相比來說,以前更集中于銷量增長,單一手段就是購置稅,這一次真正體現了從單一到系統的政策制定思路。前面提到的從鼓勵增加銷量到支持質量提升;從只關注整車銷售,到這次加上零部件,特別是再制造;還有要求優化各種限制措施、管理措施。接下來在具體實施層面,同樣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綜合配套政策的產物。政策要落地,這一點不能偏。

              劉 戈:中國汽車業仍有巨大發展潛力

              央視財經評論員 劉戈:參考國際數據來看,中國現在的人均GDP水平和千人汽車保有量并不匹配。美國千人800輛、日本千人600輛左右,甚至人均GDP不如我們的泰國,也在千人250輛左右,我們現在才170輛。從這一點來看,中國汽車業仍有空間。但不管是對新車的產業升級,還是二手車的存量盤活,把鼓勵補貼用到點子上,把該減少的不合理束縛減到位,很關鍵。

             

            責任編輯:李鋒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