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西安火車站:民俗文化溫暖回家旅程

            2019-01-29 19:25:01     來源:光明日報

            “小剪刀,咔嚓嚓,奶奶在家剪窗花,剪朵梅花五個瓣、剪只喜鵲叫喳喳……”小年來臨,西安火車站廣場上張燈結彩,剪窗花、做花饃、捏面人、畫糖畫,讓旅客在春運路上感受濃濃年味!

            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地區傳統的農歷小年,距離春節只有七天,在外奔波的游子們收拾行囊趕往家鄉,所有的安排都自動切換成過年模式。

            “‘過小年’又稱‘祭灶王’,舉行祭灶儀式,祈求著來年的順遂、平安。陜西還有著貼窗花、做花饃、吃餃子、瓊鍋糖、年豬、八大碗等地方習俗。”西安火車站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聽姥姥說,陜西以前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天我就在西安火車站看到了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個就是其中一個——剪窗花。它剪的是四個老虎,栩栩如生,非常好玩。還有畫糖畫、捏泥塑、捏糖人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屬猴子,叔叔給我捏了一個猴子,我特別開心。”一位外地游客高興地說。

            為弘揚傳統民俗文化,讓回鄉的游子和游客充分感受陜西濃濃的年味兒,作為城市窗口的西安火車站,在小年返鄉客流高峰時段,專門邀請了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協會的民間藝人現場剪窗花、捏面人、畫糖畫,與小朋友們互動。活動現場飄著的陣陣焦糖香,吸引大量旅客駐足,正在候車的小旅客們更是蜂擁而至。

            “西安火車站舉辦的這個活動讓我找到了兒時的感覺,找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西安年最中國’。”提著大包小包正在準備回家過年的寶雞人馬先生說。

            (本報記者 張哲浩 本報通訊員 張玉靜)

            《光明日報》( 2019年01月29日 09版)

            責編:彭寧鈴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