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歐國際創新中心獲 2018中國發展技術創新獎

            2019-01-29 11:15:50     來源:消費日報網

            1月24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主管、中國發展網主辦、中國發展研究院承辦的“高質量發展引領中國經濟新征程”主題年會,以及以“講好發展故事 唱響中國聲音”為主題的2018(第四屆)“發展中國”年度人物盛典在北京舉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高質量發展引領中國經濟新征程”為主題,圍繞我國新時代經濟發展特點、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實體經濟轉型發展等關鍵議題進行了探討,其中對于新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中起到的積極作用進行了調研與總結,坐落在重慶兩江新區的中歐國際創新中心,在服務國家戰略及西部新型工業化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換擋時期,利用開放通道、平臺所帶來的便利,布局綠色產業,吸引全球新興產業集聚,在建設創新戰略共同體中充分發揮引領協同作用,尤其在國際創新要素集聚與科技成果創新轉化方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獲頒“2018中國發展技術創新獎”。

            此次會議上,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副司長金賢東、原中央聯絡部副部長于洪君、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國務院國資委原監事會主席劉順達、聯合國原副秘書長沙祖康,原國家糧食價格局黨組書記、局長,中國市場協會理事長高鐵生,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黨組書記、執行主席龍宇翔,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長趙健,中國愛心工作委員會副主席艾米爾,安徽省淮北市政府副市長陳英,湖南省郴州市秘書長黃仲,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王彤、中歐國際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劉浪等領導專家進行了主題發言和參與了慶典儀式,為期一天半的的會議吸引了來自國家相關部委、地方政府、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界人士300余人參加。

            陳昌智在致開幕辭時強調,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就得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穩固、增強、提升、暢通”上下工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八字方針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為此要鞏固“三去一降一補”的成果,加大降的力度,重點是繼續處置僵尸企業,推動更多產能過剩行業加快出清,降低全社會各類營商成本,有效減輕企業負擔,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的力度。要增強微觀主體的活力,發揮企業和企業家的主觀能動性,加快土地要素市場的步伐,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制化的營商環境,破除各類要素流動的壁壘,促進優勝劣汰,發展更多的優質企業。

            圖片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致辭

            金賢東做了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道,他指出,要按照中央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共同開展高質量發展績效評價方案,不斷完善高質量的發展制度體系,建設六大體系:一要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調節體系,目標是要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二要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目標是實現準入通暢,開放有序、競爭充分;三要建設體現效益最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目標是實現收入分配合理,社會公平正義,人民共同富裕;四要建設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目標是實現城鄉區域良性互動,城鄉融合發展,海陸統籌、整體優化;五要建設好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發展體系,目標是實現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六要建設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體系,目標是發展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

            圖片為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副司長金賢東發表主旨演講

            賀鏗以《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做了專題報告,他指出,對于如何有效推進高質量發展,有三個關鍵詞,一是轉型,二是改革,三是放松管制。賀鏗強調,要建立“親清”二字的政企關系。“親”,領導和企業家像親人一樣隨時可以找,遇到發展中的困難,一定盡全力協助解決。第二個“清”,即企業家和地方領導的關系,君子之交淡如水。要做到真正的親清二字的政企關系,企業才會發展好,經濟質量才會不斷提高。

            圖片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賀鏗進行主旨發言

            許憲春做了《充滿活力的經濟新動能》的主旨演講,他表示,自己在去年下半年到六個省市、18家新經濟企業做了調研,在創新發展理念和創新發展戰略的引領下,新經濟正在迅速成長,這對減輕傳統經濟下行壓力、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也契合了今天會議主題高質量發展。

            中歐國際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劉浪表示,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推進先進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他解釋稱,充分利用外部科技創新資源是當前提升中國創新驅動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加強與歐洲國家的科技創新的交互融合有助于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國際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目前重慶正處在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和新動能形成的機遇期,作為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重慶文商集團共建的中歐國際創新中心正搶抓歷史機遇,打通歐洲技術轉移、人才交流渠道,期望與“16+1”國以及歐盟成員國共同建設經濟互利、創新互動、技術互享、文化互融的開放性平臺,通過全球知識產權聯盟機制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幫助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提升與一帶一路各國在文化、科技和金融在互聯互通中的融合水平,進而催化和帶動更廣泛區域的開放發展。

            目前,正在重慶市召開的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透露,2019年,重慶將大力培育科技企業,力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20%,科技型企業數量增長35%;同時,新增10億元支持科技創新,引導企業、高校、院所增加研發投入,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比達到2%以上,這與之前重慶市政府公布高等教育發展行動計劃中一致,其中談到科研基礎能力建設方面,重慶市將圍繞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領域,新增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創新平臺100個。

            1月27日,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也繼續強調,始終保持堅定、清醒、創新的精神狀態,持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近期傳達出來的信息,都比較鼓舞人心,越是面對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越需要文化的交流合作,‘一帶一路’下的中歐國際創新中心,為國際文化共融發展、平等對話提供了有益的平臺,通過文化多元共享,我們將進一步加強中外文化交流,講好發展故事,唱響中國聲音,展示真實、全面、立體的中國。”劉浪介紹稱。

            圖片為中歐國際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劉浪在“講好發展故事 唱響中國聲音”為主題的2018(第四屆)“發展中國”年度人物盛典的“脫貧攻堅結對村”拍賣上敲響公益第一槌。

            據悉,本屆活動為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經濟社會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特地將宣傳和弘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涌現的先進典型作為了重要組成部分。

            此次“講好發展故事 唱響中國聲音”的“2018發展中國”年度人物盛典,在過往三屆的基礎上,主題進一步明確、獎項設置進一步突出時代特色、評選過程進一步規范。在獎項設置上,梳理形成了“發展中國”年度人物大獎、單項個人獎、單項團體獎三大類八小項。獎項設置充分體現了2018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和關鍵詞。網上投票公開公正,累計票數69941742票。經網絡投票初評后,又組織專家進行了評審,并將最終評選名單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

            據悉,中國發展網是中國經濟導報社主辦的中央互聯網新聞網站,是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對外網絡宣傳和信息服務的重要窗口,是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圖文:譚秀木)


            責編:張陽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