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言盡人間孝道之本,就在大家都在企盼著春節闔家團圓,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帶著一顆溫暖的心,為需要關懷的老人們送去了新春的祝福。
2019年1月16日,北京金科大社區的33位志愿者們來到北京昌平玉福園敬老院,為老人送上新春的祝福。志愿者們自組分隊,有的負責幫老人打掃衛生,有的負責包餃子,來自金科廊橋水岸的業主尤先生為老人理發,平日里清靜的敬老院熱鬧了起來,一片歡聲笑語,暖意融融。
志愿者為老人們煮餃子、理發
新年新氣象,為了給院子里增添些過年的喜慶氛圍,志愿者還和老人一起動手制作新春裝飾品,貼窗花、掛燈籠、送福字。不一會兒功夫,就把敬老院裝扮得年味十足,火紅的手工燈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擦玻璃、貼窗花、掛上紅燈籠,給院里增加了喜慶氛圍
北京昌平玉福園敬老院地處昌平區享有溫泉之鄉美譽的小湯山大柳樹環島北1公里,目前院里住著50多位老人。“快過年了,大家在一快兒熱熱鬧鬧的,挺有年味兒的,養老院就是家,孩子們都忙,在這還能有人陪伴著,心里暖烘烘的。”老人說道。
在北京,志愿者們還來到了朝陽區敬老驛站,在和老人們的交流談心中,聆聽他們的故事;共聚一堂,吃著充滿年味的餃子,在你來我往的互動中,讓老人們感受到家人般的溫情。
志愿者與老人們一起包餃子、陪老人聊天,傾聽他們的故事
在張家口,志愿者十余人,來到張家口萬全區太平灣村“關愛老人,新春送福”志愿活動。這個村莊留守老人很多,年齡在55-75歲之間,子女外出打工,一年回家一兩次,老人們日常生活很拮據。
來到一家老人中,因為吃水困難,她家的屋子里堆滿了存放水的塑料水桶,一個塑料水桶凍裂了,水淹了整個屋子,老人滿眼含淚,不知所措。志愿者們一起幫助老人清掃,老人高興的笑了,在聊天的過程中,她介紹到一個水杯,是她抗美援朝已去世的老伴留給她的紀念,現在家里孩子都在外打工,水杯是她唯一的念想。“離開村子的時候,心里特別感觸,看到老人們,就想起了等著自己回家過年的父母,以后多抽些時間回家陪陪父母吧,哪怕只是一小會兒,一個電話,一個問候,也能讓他們的臉上掛滿笑容,讓他們內心充滿幸福。”志愿者感慨到。
點滴關懷,盡顯溫暖
拜訪結束后,大家在村委會為老人們包餃子,大家一片其樂融融,老人吃的津津有味;飯后之余大家載歌載舞,為老人們送去歡樂,老人們也高興的拍手互動。
2019年1月,在北京、天津、石家莊、張家口、唐山、德州、沈陽等地的七個城市陸續開展了金科大社區志愿者“關愛老人,新春送福”活動。志愿者們幫忙打掃衛生、為老人們理頭發、剪指甲、捶背捏腿,關心老人們的生活點滴。為老人們做出了可口的飯菜,和老人們親切交流互動,老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為志愿者們暖心的新春送福點贊。有的志愿者還精心編排了節目,為老人們帶去了精彩的表演。
為老人帶去關懷和快樂
志愿者們與老人一起,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家人一樣關心和愛護,在農歷新年到來之前,陪老人們熱鬧一番,喜迎新春。
大社區志愿者活動,讓美好發生
年,是記憶的年,是溫情的年,融入了真情的公益與慈善,不僅能讓那些被幫助的人在生活上體會到關懷,心里的創傷因此得到撫慰,甚至能讓所有參與者,收獲愛與思考。
從一個社區到全國,金科大社區的志愿者隊伍日益龐大,從捐書捐衣到長者關愛行動,讓愛心得以傳遞,形成一種細水長流、潤物無聲的公益精神。(本文圖片由北京金科大社區提供)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