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訊(湯翠玲 記者 宋薇萍)1月28日,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總經理張云峰在會議間隙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很多科創企業雖經過了多個渠道的前期篩選,但最終能否上科創板,還是取決于證券公司盡職調查的結果和是否保薦承銷,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最后的審核情況。
張云峰表示,很多企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很多企業表面看業績很好,但是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嚴格按照財務準則評估和審計之后,業績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第二,很多企業自己感覺是規范的,但全面調查之后發現還是存在很多問題。第三,科技含量方面,很多企業說的與實際還有很大出入。
張云峰認為,企業規范的核心點是保護中小股東利益,這不光要求企業財務上規范,還要求企業在治理結構、風險控制體系、決策機制等各方面都能夠體現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
當被問及對首批上市企業的數量估計時,張云峰稱:“預計會成熟幾個上幾個。這個成熟涉及到如下幾個問題,第一,達標企業數量有多少,能上科創板的一定是規模不小的企業,這樣的企業不太可能非常多。第二,時間是否來得及,按照以往經驗,企業從輔導開始到上市,總是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在規范達標上做很多工作,甚至還要選擇合適的會計年度窗口期,這些工作都需要很多時間。”
責任編輯:史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