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深圳遍地都是“黃金”?20多年前有人已成百萬富翁

            2019-01-28 13:39:35     來源:央視

              這個城市遍地“黃金”?20多年前,有人已成百萬富翁!

            深圳特區管理線 深圳特區管理線

              這道用鐵絲網修筑的管理線,俗稱“二線”,已經存在了35年。在改革開放的初期,要想成為一個深圳特區人,你必須要跨越這道鐵絲網。

              2018年5月,中央批準了深圳擴大特區版圖的申請,“二線關”正式被撤銷。今天改革開放再出發,特區喊出了新的口號:來了,就是深圳人!

              1983年,深圳經濟特區與非特區之間建起了一道84.6公里長的特區管理線。外地人員需辦理“特區通行證”才可以進入特區。這條管理線就是人們口中的“二線”。一條“線”,兩個“世界”,“過關”成為了深圳特區人那個年代里最特殊的一份記憶。

              對于70歲的詹兆強來說,1986年夏天的那個早晨是他終生難忘的時刻。那年夏天,一則深圳大學招收勤工助學學生的廣播引起了江西撫州人詹兆強的注意。那一年,38歲的詹兆強,幾乎沒有猶豫告別妻兒,帶著一個月30塊錢的工資踏上了南下的列車。

              深圳市民 詹兆強:雖然我知道,深圳沒有一個親人等我,我也不知道我的落腳地在哪里,但那些人不都是這樣的嗎?

            深圳市民 詹兆強 深圳市民 詹兆強

              這是一次完全理想主義式的行動,但詹兆強對新天地的渴望,很快就被殘酷的現實撕得粉碎,一道2.8米高的“二線”把他擋在了深圳經濟特區外。

              詹兆強說,那時候,從內地到深圳比出國還難,根本就辦不到邊防證。為了理想永不放棄,詹兆強在“二線”外面等了兩天,發現賣菜的菜農天天都要進城賣菜。詹兆強就想到幫菜農拉菜,因為邊防部隊認識菜農就沒有檢查,詹兆強就進入了深圳。

              為了進入深圳大學,詹兆強“賣血求學”,用換得的200塊錢和手臂上的針口打動了深圳大學,成為了學校的夜讀生。從深圳大學畢業那年,恰逢深圳開始發行股票,詹兆強陰差陽錯地賣起了報紙,成為深圳第一個賣報人,挖到第一桶金,賺了七、八萬元。

             詹兆強深圳大學留影  詹兆強深圳大學留影

              市場經濟浪潮在初期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于個體勞動的財富所得。改革先行之地所鼓勵的個體經營,讓詹兆強在深圳扎下了根。作為新中國第一個靠零售報紙發家的百萬富翁,詹兆強身上有著“懷揣夢想、沖破束縛、敢闖敢試” 的特區精神,他用行動詮釋著改革開放的初心,這些和特區改革目標一致的步伐,成就了他們這一批特區的闖蕩者。

              深圳市民 詹兆強:有一句話是“深圳遍地都是黃金”,其實這句話應該這樣說,深圳給人的機遇特別多,如果你奮斗,愿意思考,到處都是機遇。

              2017年,深圳接受應屆畢業生入戶10.11萬人,人口吸引力持續位居全國第一。寬松的落戶政策、最低門檻的租房標準,創業初期的各種補貼,如同一張巨大而細密的網,正在這里實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 王偉中:我們干任何事情,人還是第一要素。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深圳所受益的地方,就是因為有了人才。各方面的人才來深圳創新創業,才支撐了這個城市的快速發展。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 王偉中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 王偉中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去改變命運的勇氣,這也就意味著,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走進這片土地,成為改革最前沿的深圳人。

              不是每一個企業家都能抓住時代的機遇,去拼搏出一份通過改革而帶來的財富。

              不是每一個創業者,都敢于把自己投身這座城市,接受最嚴苛的考驗。

              今天,這里已經成為了一個世界級水準的考場,而此刻正在作答的,是一群充滿活力的深圳人。

              創造深圳的是四十年來奮斗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而深圳人也用今天的生活,解讀著改革開放的初心,探索著中國社會更長遠的發展方向。

              作為先行者,注定要試驗出一條道路,而跟隨其后的每一個中國人,也必然會實現這一共同的夢想。

            責任編輯:萬露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