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易”帥首周,這個節前股市經典選擇題,你有答案了嗎?
本周是證監會新任主席易會滿到任的第一周,也是春節前最后一周,朋友們是不是已經歸心似箭了,有的甚至已經踏上了歸程。不過,對于投資者而言,現在又面臨著一年一度的選擇難題:到底是持股還是持幣過年呢?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有答案了。
證監會“易”帥
中國工商銀行27日發布公告稱,2019年1月26日,易會滿先生向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提交辭呈。因工作調動,易會滿先生辭去工行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席及委員職務。根據有關規定,易會滿先生的辭呈自送達工行董事會時生效。
同時在證監會官網上,領導班子中主席一欄已換成了易會滿。


非名校畢業,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做到“宇宙行”的董事長,這位新任證監會主席到任后將采取哪些措施提振A股市場,也令各界人士充滿期待。
南京大學長江產經智庫特聘研究員陳志龍認為,易主席當務之急是努力恢復市場信心,重樹監管公信力。宏觀經濟的大廈都是建立在微觀主體信心這個基石上的。經濟周期的兩個主要特征——繁榮和衰退背后的思維模式,很重要的一點是信心模式。
“對于新主席的到來,大家還是很期待的,尤其對新主席上任后對股市出臺新的增加流動性和活力的刺激政策的預期很高!” 上海巨潮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公明表示。
不少投資者也對新主席的到來十分歡迎,并認為A股將有望得到提振。業內人士認為,短期內市場對于新主席到任后將采取措施提振A股市場充滿期待,這有望通過情緒層面的渲染為市場提供短期做多熱情。
財經日歷掃雷
“易帥”的履新,無疑給了投資者持股過年增加了一些信心。但真正落到實惠上,投資者選擇持股還是持幣,“心安”無疑是另一個決定因素。持股過年最擔心的莫過于,節日期間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一個“黑天鵝”掉進鍋里,壞了過節的好心情。那么,提前掃一眼節日期間的財經日歷就變得十分必要了。
這是Wind整理的一份2月的財經日歷,整體來看,春節前后宏觀面并無雷區。

資料來源:Wind
從上圖可以看到,春節前最重要的數據是2月1日公布的美國1月非農數據。近日,美國白宮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接受福克斯新聞采訪時表示,上周四稍早公布的申請失業救濟數據“強烈暗示,本周公布的1月(非農)就業報告(數據)將上升。可能漲幅相當多。和幾乎其他所有數據一樣,它也意味著,經濟非常強勁。”
若庫德洛的預測為真,則將緩和市場對美聯儲加息后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預計有效提振美股市場,全球權益類市場也有望獲得正反饋。
春節假期期間和之后三天,與原油相關的數據將密集出臺。信達期貨分析師徐林認為,美國考慮制裁委內瑞拉導致地緣政治升溫,但受到美國庫存報告整體偏空的拖累,漲幅受限。OPEC收縮產量主導近期油價走勢,市場情緒得到修復。布油近遠月差持續收窄并轉為正值,表明供需格局不斷改善,短線油價或將開啟震蕩整理格局。
春節后首周的星期五,中國1月份CPI和PPI數據將出爐。華泰證券宏觀李超團隊認為,2018年12月物價數據顯示,自2016年11月以來,CPI當月同比增速首次反超PPI。維持2019全年CPI中樞將反超PPI的觀點,PPI-CPI剪刀差重新轉負。在這樣的環境下,受益于集中度提升、行業價格上漲、盈利改善、消費升級等邏輯的中下游消費行業可能相對受益,包括食品飲料、農林牧漁、家電、商貿零售等,這些行業的資本市場相應板塊今年可能存在投資機會。
春節前后勝率幾何
沒有黑天鵝,只是投資者持股的必要條件之一,但并不是充分條件;賺錢效應才是春節持股的充分必要條件。回顧歷史,持股過節的勝率幾何?
民生證券分析師徐玉寧表示,A 股市場歷來有明顯的“春節效應”,即春節前后市場大概率上漲。
徐玉寧統計 2002 年至 2018 年共 17 個年份,春節前后 5、10、20 個交易日 A 股市場的表現后發現——
春節前 5 個交易日 A 股大概率上漲。統計顯示,17年間春節前 5 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平均上漲 2.54%, 其中 17 個年份中 15 個年份上漲;春節前 10 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平均上漲 2.46%,其中 17 個年份中 15 個年份上漲;春節前 20 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平均上漲 0.59%,其中 17 個年份中 10 個年份上漲。
春節后 A 股大概率上漲,且持續時間可至春節后 20 個交易日。統計顯示,春節后 5 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平均上漲1.88%,其中17個年份中15個年份上漲;春節后10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平均上漲 1.94%,其中17個年份中13個年份上漲;春節后20個交易日,上證綜指平均上漲 2.66%,其中17個年份中14個年份上漲。
2002 年至 2018 年春節前后上證綜指漲跌情況

資料來源:Wind,民生證券研究院
從風格上看,徐玉寧統計的結果顯示,春節前市值效應不明顯,春節后中小市值表現更突出,且持續時間可至春節后20個交易日。
行業表現方面,其統計結果表明,春節前有色金屬、汽車、鋼鐵、通信、機械等行業表現突出,春節后輕工制造、電子、紡織服裝、計算機、有色金屬等行業表現突出。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勢不同
為何存在“春節效應”?
東吳證券分析師王楊認為,應該從流動性和風險偏好理解。就宏觀流動性而言, 銀行往往在年底控制信貸規模,元旦過后的一季度則是信貸高峰期。就股市流動性而言,經過上年底的業績考核后,基金在一季度進入調倉和建倉的高峰期,增量資金入市概率增加。就風險偏好而言,一方面春節之后兩會召開在即,政策密集出臺的預期及落地有助于提振市場情緒; 另一方面,春節來臨疊加年初開始布局,投資者心態更為積極。
不過,平安證券分析師李永琛認為,每年的投資熱點都不同,對準2019年可能出現的春節效應,投資者應該關注當下的政策風向,包括中央有機會放寬調控的板塊,以及已公布行動方向但未發布具體措施的政策。
根據最近的中國經濟數據和政策公告,李永琛歸納出三個可能出現的投資熱點︰
一是銀行及保險股。其表示,中國人民銀行短期內再次宣布降準或減息的機會很低,但有可能進一步加大 M1 及 M2 貨幣供應,以應對經濟(尤其是制造業)的下行壓力。 二是汽車及家電消費股。國家發改委表示,今年將會制定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發改委、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于1月 18日召開聯合會議, 共同研究相關措施。相關措施的具體內容有望逐一出臺,正面刺激汽車及家電消費股。三是奶粉及生育相關股。提高生育率可能會成為今年的政策目標,高生育率將會帶動奶粉及生育相關產品的需求。
東吳證券認為,在結構選擇上,綜合基本面、流動性、估值、資金面和市場面等因素,以先進制造為代表的成長股是當前市場阻力最小的方向。除此之外,從組合配置的角度,當前高股息公司值得關注:一方面,A 股市盈率整體已經降至歷史低位,相當數量的公司具備高股息和一定成長性;另一方面,以外資和社保為主的長線資金仍是2019年增量資金的核心來源。但具體到個股選擇,2019年的高股息策略應注意規避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大的行業或個股。
最后提示:個股方面前半周將有業績“黑天鵝”頻繁飛出,投資者還需要謹防踩雷。
責任編輯:張恒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