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易會滿新角色新征程:追求穩健理性 積極擁抱創新

            2019-01-28 07:47:15     來源:中國證券報

              易會滿 新角色新征程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徐昭 彭揚 

              1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易會滿到任證監會,成為中國證監會第九任主席。

              “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善于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把握經營主動權,扎實辦好自己的事情。”

              月初,在工商銀行2019年新年賀詞中,易會滿這樣說道。月末,易會滿到任證監會,完成了從金融機構到監管部門的崗位轉換。

              實際上,刪去“經營”二字,易會滿在工行新年賀詞的那句話同樣適用于他的新角色。

              踏上新征程后,易會滿將面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

              迎接新挑戰

              在內外部經濟環境更加復雜,改革步入深水區的當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信心尤為重要。易會滿將面臨不少新的挑戰。

              首先是盡快落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戰略部署,實現科創板平穩起航。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等。這意味著科創板漸行漸近。

              此前,證監會多次表示,要確保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種種跡象顯示,科創板最快將于今年上半年落地,屆時首批企業將上市交易。

              其次,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目前,資本市場仍有一些潛在風險點,如股票質押風險、債務違約風險等。如何在市場化、法治化改革進程中,維護股市穩定運行,將考驗監管者的智慧。

              在2017年11月發表于《學習時報》的一篇文章中,易會滿詳述了自己心中的科學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其中,在舉例闡述“統籌兼顧”工作方式時,易會滿提到,抓風險,就要打“七寸”,鎖定風險突出的重點板塊,聚焦案件多發領域和新型風險事件領域,盯住銀行賬戶和關鍵人員,落實風險治理要求和防控措施,出重拳、擊要害、見實效。

              再次,深化監管改革。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是近年來資本市場監管的一大特點。2018年證監會系統行政處罰罰沒款金額為106.41億元,首次突破百億。擺在資本市場發展面前的是,對內,證券監管如何加強與司法部門、其他金融部門的協調,提升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的威懾力和有效性;對外,證券監管如何進一步與國際接軌,適應資本市場開放大環境。

              追求穩健理性

              易會滿在工行深耕30多年,從一名基層員工成長為“掌門人”。他說,自己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工行從破產邊緣走向世界金融舞臺,從國際競爭賽場上的旁觀者和追隨者,到現在成為參與者和弄潮者。

              龐大的資產規模、穩健的經營業績,以及綜合化、國際化的服務能力,使得工行有了“宇宙行”之稱。作為這樣一家全球知名銀行的掌舵者,易會滿是怎樣引領“大象”起舞的?

              正如他在此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所反復強調的,工商銀行是一家追求穩健、理性的銀行。“我們追求的是跑馬拉松,是基業長青,是百年老店。”

              穩健,是諸多金融業人士對易會滿的評價。從家鄉浙江到江蘇、北京,長期從事基層金融工作的經歷,練就了易會滿穩健、注重實效的個性。

              在上述《學習時報》署名文章中,易會滿說,處理復雜矛盾和棘手問題時,工作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對頭,事半功倍;方法失當,事倍功半。在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方面,他提到,統籌兼顧、求真務實、精準施策、協作聯動、以人為本。

              在求真務實方面,易會滿強調,當前要突出解決好的就是“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好的戰略是執行出來的,而不是總結出來的。

              積極擁抱創新

              對資本市場,易會滿并不陌生。2006年A+H上市以來,工行在公司治理、股東回報、風險管理等諸多方面均有優良記錄。易會滿不僅在各種場合與機構投資者切磋過,也曾“和分析師談一談銀行業如何估值”。

              而在轉型創新、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等方面,“大體量”的工行不僅沒有故步自封,反而是大膽求變,走在行業的前頭。

              2015年,工行發布e-ICBC品牌,成為國內第一家發布互聯網金融品牌的商業銀行。時任工行行長的易會滿,全程脫稿講解工行的互聯網金融戰略,積極推動工行擁抱互聯網。

              對于實體經濟和金融之間的關系,易會滿此前曾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實體經濟和金融不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共生共榮。支持實體經濟是銀行的天職,銀行若脫離了實體經濟,將會是無源之水。

              特別是在此輪民企紓困過程中,工行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2018年10月,工行率先與多家民營骨干企業簽署“總對總”合作協議。此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通過多種渠道為民營企業提供了近百億的融資支持;首批創設民企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成功幫助三家民營企業完成共計15億元的債券發行。

              不僅如此,易會滿親力親為,組織大量人員,開展較大范圍的民營企業調查研究,把改進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作為工行進一步落實“六穩”的突破口。

              資本市場也是服務實體經濟的主戰場,踏上新征程的易會滿料將持續關注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增強。

            責任編輯:陳鑫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