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工商銀行原董事長易會滿到任證監會,證監會迎來第九任主席。

2018年10月30日,易會滿參加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 本報記者 車亮攝
證監會主席不好當。首任主席劉鴻儒曾講,“證監會主席的位置是坐在火山口,實在要我做,時間也不能長。”
面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易會滿如何知難行“易”?

制圖:宋兆卿
金融老將擁抱創新
34年深耕工行
金融老兵易會滿,從1985年起已經在工行系統工作了34年。他說自己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工行從破產邊緣走向世界金融舞臺,從國際競爭賽場上的旁觀者和追隨者,到現在成為參與者和弄潮者。
公開資料顯示,易會滿,男,漢族,1964年12月生,浙江蒼南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高級經濟師,研究員。 1985年加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從家鄉浙江到江蘇、北京,長期從事基層金融工作,使他業務能力強、注重實效。2013年,易會滿由排位第五的副行長升任行長。2016年,易會滿任工行董事長至今。
“董事長給我最深的印象:一是禮賢下士,重用人才;二是有情懷,有擔當,有創新意識。”一位工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他為人友善,和下屬關系不錯,時常有在北京分行共事過的同事去他辦公室和他聊天”,工行人士說。
在執掌工行的時間里,易會滿繼續引領工行“大象起舞”:工商銀行2018年三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實現凈利潤2,401.20億元,同比增長4.82%。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1.18%,年化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為15.15%。營業收入5,770.55億元,同比增長7.71%。利息凈收入4,236.30億元,同比增長10.28%。
工行連續三年蟬聯全球銀行品牌價值榜首。據英國品牌價值研究機構Brand Finance通過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的2019年“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榜單顯示,中國工商銀行的品牌價值達到798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5%,連續三年蟬聯全球銀行品牌價值榜首。
易會滿在此前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說,工商銀行追求的是跑馬拉松,是基業長青,是百年老店。
擁抱互聯網金融的“易布斯”
有長期從事基層業務的經歷,易會滿十分重視客戶體驗。在主抓工行全行業務流程優化管理時,“他花了很多時間去解決‘排隊難’的問題,在業務流程優化時,詳細廣泛征求全行員工的意見,包括網點柜臺員工打開網頁辦理完一項業務需要多長時間”。
“大體量”的工行盡管大,但不落后、不死板。從近年來看,工商銀行在轉型創新、科技創新、結構調整方面都走在前面。
2015年工行發布e-ICBC品牌,成為國內第一家發布互聯網金融品牌的商業銀行。時任工行行長的易會滿全程脫稿演講,“布道”工行的互聯網金融戰略,被在場的記者直呼“易布斯”。
工商銀行積極擁抱互聯網,到2018年6月底為止,互聯網金融客戶達到了3億戶,客戶的活躍度保持同業領先。

紓困民企“頭雁”
去年以來,在金融企業紓困民企的行動中,工行起到了銀行“排頭兵”的作用。
去年10月16日,工行率先與百家民營骨干企業簽署《總對總合作協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通過多種渠道為民營企業提供了近百億的融資支持;首批創設民企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成功幫助三家民營企業完成共計15億元的債券發行,是人民銀行引導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以來,國有大型銀行實施的首批項目。
不僅如此,易會滿組織大量人員,開展了較大范圍的對民營企業的調查研究,同時,親自帶隊到浙江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實際情況。把改進民營企業、改進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作為工商銀行進一步落實“六穩”的突破口。
此后,工行在前期開展民營企業融資問題調研、舉辦“工銀普惠行”和百家民營骨干企業簽約活動的基礎上,又進一步研究部署了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多項新措施,包括推進總行級合作客戶服務落地、完善民營企業融資區域和行業投向布局等10條具體舉措,進一步提升對民營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數據也顯示,工行近年來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上較好地發揮了大行“頭雁”效應。截至9月末,在工行有融資余額的民營企業達到7.9萬戶,較年初增長11%,占全部融資企業客戶數量的77%;融資余額約2萬億元,平均貸款利率5.2%。
與資本市場交鋒:“和分析師談一談銀行業如何估值”
“我想利用這次機會,跟分析師談一談怎么看待銀行業的估值。”易會滿曾在去年11月的某次分析師頒獎儀式上表示,“整個中國銀行業的經營情況,從全球來看都比較好,我們做董事長的,也非常關注每一年、每一個季度的經營指標。需要客觀、理性地看待銀行業,更需要用戰略的、宏觀的思維來看待銀行業,還需要善于把握銀行業的發展趨勢與規律。”
他說,對銀行估值應當從三個方面考慮:
第一,要全面客觀地判斷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跟發展預期,“盡管有挑戰,但中國經濟在全球增長勢頭最快之一的大趨勢不會變”。
第二,要全面判斷金融科技對實體金融的影響。“我覺得,市場對這一點反映的不是很客觀。”易會滿說,不可能誰替代誰,也不可能你死我活。總體經過這五年時間的發展,現在的情況是各有定位,優勢互補,是通過合作來共同推動金融業的創新發展,因為不管何種形態,尊重金融規律是硬道理,違反規律肯定受到懲罰。
第三,要全面客觀判斷資本及資產質量、凈息差等商業銀行經營的核心要素,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善于分析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我們還要善于發現中國銀行業經營環境的特有優勢,實際上大家比較一下全球銀行業,中國銀行業的外部環境比世界上很多國家要好得多。”
上任證監會后面臨的三個挑戰
挑戰一:資本市場頭等大事—科創板
當前資本市場頭等大事便是: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
1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等。
會議指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要增強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包容性,著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要穩步試點注冊制,統籌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股票發行上市制度。
這意味著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進程進一步加速。
此前證監會也多次表示確保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盡快落地。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首批企業就將登陸科創板上市交易。
主席上任后,將如何為科創板護航?
挑戰二:如何維護股市穩定運行?
股指走勢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大盤指數一直震蕩前行,維護股市穩定運行一直是證監會的工作重點。
數據顯示,目前觸及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仍在7000億元左右,仍有110家上市公司大股東質押率達100%。
如果股指繼續震蕩下行,股票質押風險或將進一步暴露。
2018年12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召開資本市場改革與發展座談會指出,堅決落實市場化原則,減少對交易的行政干預。
下一步,如何在落實市場化原則的前提下維護股市穩定運行,并且通過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尋求最適合的紓困渠道,仍然是擺在易會滿面前的一道難題。
挑戰三:如何深化監管改革?
當前資本市場另外一個突出特點是: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理念,不斷強化監管執法工作,嚴厲打擊資本市場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2018年,證監會系統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310件,同比增長38.39%,罰沒款金額106.41億元,同比增長42.28%,市場禁入50人,同比增長13.64%,罰沒款金額首次突破百億。
2017年,證監會全系統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同比增長74.74%,市場禁入44人,同比增長18.91%,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市場禁入人數再創歷史新高。
2016年,證監會共對183起案件作出處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218份,較去年增長21%,罰沒款共計42.83億元,較去年增長288%,對38人實施市場禁入,較去年增長81%。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市場禁入人數也達到歷史峰值。
此前,易會滿在談到銀行業監管時表示,全球銀行業金融強監管周期,中資銀行走出去面臨更大的合規壓力與挑戰。
易會滿認為,銀行業要堅持風險管控為基,全面加強合規與風險管理。
到任證監會之后,他又將如何深化監管改革?
責任編輯:郭建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