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部分套保業務交易策略失當 聯合石化去年虧損46億元

            2019-01-26 08:07:35     來源:上海證券報

              部分套保業務交易策略失當 聯合石化去年虧損46.5億元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陳其玨

              被稱為“2018年最后一只黑天鵝”的聯合石化原油交易虧損事件終于真相大白。

              作為聯合石化的母公司,中國石化今天公布的核查情況稱,此次事件系聯合石化部分套保業務交易策略失當所致。公告顯示,聯合石化去年經營虧損約人民幣(下同)46.5億元,不過其也為中國石化采購進口原油實貨節省成本約64億元。同時,中國石化預計2018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2.04%,達624億元。專家認為,這一結果說明此次事件的虧損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大。

              聯合石化虧損因套保非投機

              經核查,聯合石化在采購進口原油過程中,由于對國際油價趨勢判斷失誤,部分套期保值業務交易策略失當,在油價下跌過程中部分原油套期保值業務的期貨端產生損失,全年經營虧損約46.5億元。與國際標桿油價相比,2018年聯合石化為中國石化所屬煉油企業節省采購進口原油實貨成本約64億元。目前,中國石化及聯合石化生產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去年,原油市場跌宕起伏,布倫特和WTI原油期貨價格在2018年10月3日分別創下每桶86.29美元和76.41美元的近四年高點,隨后分別大幅下跌至每桶50.47美元和42.53美元的一年多來最低,下滑幅度超過40%。

              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該公司在日常監管過程中發現聯合石化套期保值業務出現財務指標異常后,立即停止相關交易,對主要負責人停職處理,并及時披露相關信息。同時,已責令聯合石化深刻接受此次事件教訓,加強市場研判,提高危機應對和風險管控能力,完善有關制度,嚴格執行紀律。公司還要求全系統企業舉一反三,強化合規經營意識,識別防范風險,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無論任何人有任何違規活動,都將依規嚴肅處理。”中國石化有關人士說。

              有關人士告訴上證報記者,套期保值是國際石油公司的普遍做法,有助于平抑價格、對沖風險。套保與投機的最大區別在于是否有實貨對沖需求。聯合石化套期保值的目的是為了使中國石化煉油企業獲得穩定的原油現貨,降低采購成本,與投機有本質區別。而對套期保值的盈虧評估通常是把衍生品(期紙貨)盈虧與實貨盈虧作為整體一并核算。

              “此外,原油套保交易對降低我國原油進口成本、保障能源安全也意義重大。”該人士說。

              我國自1993年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以來,原油進口數量和進口依存度不斷攀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原油進口總量4.6億噸,進口依存度升至71%。

              這也意味著,此次事件的性質與當年震動海內外的中航油事件截然不同。當年,中航油(新加坡)股份公司因從事石油期貨投機交易導致5.5億美元巨額虧損,被迫進入重組。

              去年業績預計增兩成

              在公布聯合石化套保核查情況的同日,中國石化也公布了一份符合預期的2018年度業績快報。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凈利潤預計同比增長22.04%,達624億元人民幣。

              中國石化有關人士表示,面對嚴峻復雜的市場形勢,公司充分發揮一體化優勢,上游板塊大幅減虧,煉油和銷售板塊繼續實現較好業績,化工板塊毛利保持穩健,取得良好的經營業績。預計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達2.88萬億元,同比增長22.09%,基本每股收益0.515元,同比增長22.04%。

              “套保是國際通用的做法,中石化等石油公司做套保已有很長時間,整體上程序沒有太大問題。判斷失誤是有可能的,因國際油價突然大幅下跌,很多石油公司都會出現類似虧損。只是有的說,有的不說。”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昨日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說。

              在他看來,石油公司都要做套保,不做不行。聯合石化運氣還算好,因后續油價開始見底回升,從40多美元回到50美元以上,相當于救了公司一把。雖然也造成一定損失,但虧損額和它一年的采購額相比并不算特別大。

              作為全球最大的煉油商,中國石化2018年加工原油約2.46億噸,進口原油比例約占85%,全年進口原油價值6000多億元人民幣。一直以來,套期保值業務都是中國石化控制原油采購成本、保證公司生產經營平穩運行的重要手段。聯合石化主要從事原油及石化產品貿易,自2014年起以自負盈虧的方式為中國石化所屬煉油企業采購進口原油。

            責任編輯:常福強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