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流感肆虐,雖有達菲這樣的“抗流感神藥”,但它主要針對的是重癥患者,而且被頻傳斷貨。
針對今年流感發病特點,在流感疫情初始階段,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第一時間組織專家對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進行論證修訂,該方案已納入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
方案根據不同證型辨證論治,提供了推薦使用的基本方藥、隨證加減用藥,并針對輕癥患者推薦了連花清瘟膠囊、疏風解毒膠囊、兒童抗感顆粒、小兒肺熱咳喘顆粒等十幾種常用中成藥及兒童用藥。
中醫治流感方法不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表示,近年來,流感防控的實踐和科學研究證明,中醫藥防治流感是行之有效的,發揮了獨特作用,是我國防控工作獨具的優勢。全國流行性感冒醫療救治專家組專家、北京市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提示,人們要正確認識流感與感冒。流感是人感染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與“感冒、普通感冒”的病因不同,不是同一種疾病,更不能將兩者混淆。
劉清泉說,因季節不同、氣候不同,中醫對流感有“傷寒、熱病、溫病、濕溫、風溫、春溫、冬溫”等等不同的診斷,防治流感方法藥物也不同,不僅有效,更不會出現病毒的耐藥現象。
中藥防治流感有效
2009年甲型H1N1全球爆發蔓延,醫藥專家以“麻杏石甘湯”和“銀翹散”為基礎方,經過6個多月臨床與基礎研究,成功優選出了專門針對甲型H1N1流感治療的有效方劑“金花清感方”。以金花清感方為基礎“金花清感顆粒”經過多年臨床試驗和國家藥審中心審核,作為能有效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治療包括甲型H1N1流感的中藥新藥,正式獲得國家批準上市。
以連花清瘟膠囊、疏風解毒膠囊等為代表治療外感發熱的中成藥治療流感,也開展了科學規范的臨床研究,充分證明部分治療“感冒,外感發熱”中成藥治療流感的有效性。
今冬流感高熱這樣治
劉清泉表示,今冬氣候變化較大,忽冷忽熱,內有積熱、外感風寒引起高熱不退較多,表現為表寒里熱以發熱、咳嗽、咽痛,并兼有惡寒、肌肉酸痛、頭痛等。發燒一般持續5天左右。
患者在及時就診并正確隔離的同時,也可用白蘿卜煮湯或放些蔥白等輔助治療;體質較強的兒童,可以在大椎穴刮痧退熱,體質較弱的兒童則不宜使用;能否使用這類中醫外治法,需遵醫囑。
針對小兒的高熱,若發燒期長,不要盲目使用退熱方法,特別是不能盲目追求捂汗、出汗,否則易損傷正氣。
本報記者代麗麗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