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經歷過資本追逐的狂熱期后,而這種競爭環境的改變,也讓教育企業紛紛開始審視自身,野蠻生長后留下來的必定是造血能力強,真正有實力的企業,依靠逐步形成的核心壁壘,提升門檻,讓后來者無法再與頭部企業相抗爭。
突圍在線1對1下半場,用匠心堅持做產品
據業內人士表示,教育行業產生的馬太效應(即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循環)愈加明顯,只有浪潮褪去后才知道誰在裸泳。如何快速突圍并且站穩腳跟,已經迫在眉睫擺在了教育企業眼前,像過去單純靠融資燒錢的時代已經過去。
經緯創投管理合伙人張穎強調,“所有輕公司以后都會做重,也必須做重,只有做重才能有效抗拒巨頭殺入,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大。”這一點同樣得到了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的認同,他認為,技術并不足以形成一個公司的絕對壁壘,一個機器人可以做,其它機器人經過一定時間的打磨,技術的攻克,甚至可以掌握相同的技術,做重做深基礎設施建設才是企業成活的根本之道。
那么,什么才是學霸君所說的基礎設施建設?據了解,自2015年左右學霸君便已開始自研系統之路,是國內智能化教育領域最早采用自主研發系統的企業之一,自研系統包括,學霸君1對1的上課系統以及內部教育過程中使用的系統。也就是說,從加入學霸君1對1開始,學生與老師使用的所有系統全部由學霸君自主研發。比如,上課提供音視頻服務的系統,以及老師與學生實時互動的監控系統,等等,全面支撐學霸君500萬學員可以同時在線接受課程。同時,學霸君1對1也在很久以前就開始了組建屬于自己的教研老師團隊,通過學霸君1對1的教學體系培養出來,讓老師與系統完美配合,充分保證教學質量。
截止到目前,學霸君1對1現已擁有近4萬名簽約老師,簽約續費率87%,半年流水接近5億,2018年流水超過10億。
三位一體筑建壁壘高墻,自我造血成為中堅力量
教育行業從信息化到在線化,再到如今的智能化,發生了很多讓人驚嘆的可喜變化。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2.96億人,伴隨二胎政策全面開放,80、90后父母也更加容易接受在線教育的付費方式。
不僅如此,整個在線教育這條賽道上,只有一對一模式才能夠保證教學過程中的到課率問題,也更容易提升課堂質量保障學生學習效果,從而產生規模級付費。這意味著,1對1模式的市場依舊潛力無限,資本也會更看重商業模式經過市場驗證、有獨特競爭優勢的頭部企業。
近些年,學霸君1對1通過不斷完善自身教育生態體系,持續加大教學的投入,讓系統更貼近教學行為本身,從技術、業務、師資這三個方面構建壁壘。用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在采訪中的表述,或許更能得到印證。“我們發現不能一味追求高GMV,杠桿做太足就會出現問題。所以現在我們已經作出調整,使技術、業務和師資三者共同作用,形成循環。業務指的是從客戶那里發現需求,用技術實現需求,最后用教學去交付需求。”
一直以來,學霸君都在苦修內功持續自我造血,很早就搭建了國內首家基于自然語言處理的AI教學系統。它以手寫識別技術、機器學習、知識圖譜整合、精度加工、大數據建模等多項自主研發技術為基礎,實現學生學習行為軌跡還原。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精準刻畫學生的個體行為特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定需求實現差異化的教育供給。通過對真實教學場景下師生全量行為數據的科學采集和分析,實現自適應教育的精準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
在AI教學系統的大力加持下,學霸君1對1為學生的高效輔導搭建了更好的環境,在學霸君1對1的學習過程中,會通過三大報告及時把控教學節奏以及習題管輸量,進階調整學習規劃,更有針對性的教學。老師結合系統生成的學生報告,更加真實的了解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可以全面且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實現強輔導,從而實現學生的高效提分。
未來,學霸君會加大技術與教學行為的聯合投入,讓自動化的程度更高,加大在師資方面的投入,建立幾個全職教師基地,持續做重做深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供應鏈體系,不斷構建行業壁壘,在用技術手段提升教學效率這件事情上越走越遠。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