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Momself發布國內首份《新媽媽情緒藍皮書》

            2019-01-23 16:28:02     來源:消費日報網

            2019年1月21日,女性成長內容服務平臺 Momself 聯合天貓孕產、丁香媽媽、新世相、網易新聞、咪蒙、寶寶樹等多家知名自媒體和機構,發布了首份中國女性圍產期抑郁指導手冊《新媽媽情緒藍皮書》,聚焦新媽媽懷孕期間和產后幾個月的情緒不良問題。

            2018年底,Momself聯合幾家媒體共同發起了國內最大規模的線上產后抑郁調查問卷,歷時3個月,最終收集問卷達21040份。通過問卷中呈現的問題和反饋,結合國內外圍產期抑郁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聯合心理科、婦產科、精神科等各界專家,共同打磨制作了《新媽媽情緒藍皮書》,從圍產期抑郁情緒的癥狀表現、觸發因素和家人社會支持等方面給出了全方位的科普。

            新生兒出生后的第三四天左右,大約80%到85%的新媽媽會經歷一個情緒容易波動的階段,Momself產后抑郁調研問卷結果顯示,74%的新媽媽變得多愁善感,經常抑制不住地淚盈滿眶,70%的新媽媽一不小心就會被激怒,變得焦慮和易怒。

            這種狀況在英文中被稱作嬰兒憂郁。這是普遍而正常的短暫性的適應不良狀態,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大多數人會在兩三周后恢復常態。研究顯示,嬰兒憂郁或者早期抑郁情緒的出現,和新媽媽的社會和教育背景、家庭關系、是否有心理疾病史及分娩是否順利沒有關系,也就是說,可能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

            中國每年有1800萬新手媽媽,其中,60%到80%的女性在孕期和產后會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接近20%會發展為臨床抑郁癥。這意味著,每年有1000多萬“不開心”的媽媽。

            ”我曾經一個人走過一段漫長孤單無助的黑夜,我不想再重新經歷一次那種不被重視不被關懷的痛。彷佛我生孩子給所有人都帶來了苦難,所有的錯誤和責任都在我身上……”人們喜歡說,女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媽媽。也許如此。不過,也有許多人覺得生孩子是一個女人一生中最糟糕的時刻。

            Momself創始人崔璀生孩子時已經有多年的工作經驗,但始料未及的是,她做好了所有的孕產準備,唯獨漏了產后抑郁這一項。

            Momself女性成長平臺創始人 崔璀

            “現在回想自己剛生完孩子的時光,仍然心里會揪起來——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時的狼狽不堪,像頭困獸在煙霧繚繞的房間里沖撞、掙扎、反復,恨不得把世界摧毀了重建。失眠,敏感,一碰就炸。每一個家人都覺得我不應該這么抓狂,這么難過,連我自己都這么認為。我拼命想讓自己好起來,但我還是足足煎熬了至少半年。我的表達能力算是不錯的,但是很奇怪,我說不清楚我怎么了。”

            當意識到有更多新媽媽跟自己一樣,在產后有無數黑暗崩潰的時刻,卻無人可說,甚至連自己都說不清時,崔璀和Momself團隊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著手啟動圍產期抑郁的研究。借鑒國外嬰兒憂郁的叫法,她們將這一項目命名為“Mom Blues”。

            “令人驚訝的是,中國每年有接近1000萬新媽媽,卻很少有專業機構、專業報告告訴她們說,她發生了什么。我們在發起策劃、查找國內外相關研究報告、發放調研問卷、收集用戶故事等每一個環節中,都深深感受到這件事對每一個經歷過和正在經歷產后抑郁的媽媽來說,是多重要。所以我們最終決定將這個項目叫作‘Mom Blues’,因為大家對寶寶的關注已經很多了,我們希望能夠為媽媽發聲,讓大家看到她們的感受和需求”。

            崔璀表示,從項目啟動到藍皮書發布,這個公益項目受到了很多媒體、機構、專家的認可、關注和支持,像浙江省科協、天貓孕產、丁香媽媽、咪蒙、新世相、網易新聞等。“我們的初心,是希望讓每一位新媽媽,重新開心起來,讓每一位女性更勇敢更有力量。大家都很認可這一點,所以愿意加入我們。”

            據了解,參與此次藍皮書制作的專家也都是基于公益的初心無償投入。包括來自美國埃默里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科主治醫生王丹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麻醉科副教授胡靈群,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師陶明和臨床心理學博士注冊心理師李松蔚等各學科專家。

            臨床心理學博士注冊心理師 李松蔚

            這份新媽媽情緒藍皮書中,科普了“圍產期抑郁”這一概念,指出媽媽們不僅會有“產后抑郁”,孕期也可能會抑郁。不僅是新媽媽會抑郁,新爸爸也有可能抑郁,告訴大家“You are not alone”。

            《新媽媽情緒藍皮書》內最核心的一個觀點是“看見,是療愈的開始”——提到產后抑郁,最大的誤解或許就是“這只是一部分人的問題,與我無關”。也有很大部分媽媽自己認為,或者被家人、朋友認為“矯情”、“作”。但實際上,只要你了解,就會知道,圍產期抑郁情緒就像感冒一樣普遍,也像感冒一樣,只要得到適當的休息和照料,它會很快自愈。但是忽略它也有可能使病情復雜化,進展為其他疾病。和所有疾病一樣,只有了解它,正視它,才能治愈它。

            《新媽媽情緒藍皮書》用大量的調研和國內外研究結果分析了圍產期抑郁產生的影響因素。包括個人特質、應激事件和家庭特質等,其中還特別列出了一條中國式圍產期抑郁,它是我們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影響因素。指出在這些影響因素中,家人的看到、支持和幫助,是對圍產期抑郁媽媽最大的安慰。

            《新媽媽情緒藍皮書》最后還給出了應對圍產期抑郁的各方面建議,包括社會公眾需要知道的圍產期抑郁的常識、給新媽媽、新爸爸、家人、朋友的細致建議。并在心理學家的支持下,將其總結為10句要說和10句不要說的話,簡潔的告訴大家怎樣更好的給予媽媽情緒上的支持。

            作為國內第一個關注媽媽群體自我成長的內容服務平臺,Momself 自2016年成立以來,一直圍繞女性成長課題展開,通過不同形態的內容,提供女性終身成長的場景解決方案。鼓勵女性敢于做自己,活得美且有力量。

            崔璀表示,這份圍產期抑郁指導手冊只是一個開始,后期Momself還將推出不同維度的內容、課程,在女性成長的各個生命階段里,持續做那個率先前行者和長久陪伴者。(本文圖片由 Momself 提供)

            責編:紀愛玲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