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中國共產黨制度治黨的歷史發展與經驗啟示

            2019-01-23 13:46:43     來源:光明日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從制定和落實八項規定入手,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著力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管黨治黨取得新的明顯成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加強黨的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提出了全面要求,對我們黨制度治黨的歷史發展進行系統梳理和深入分析,對準確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加快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等具有重要意義。

            制度治黨是政黨治理的重要途徑和方式。當今世界通常都是由政黨領導國家政權的,因此要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就要實現政黨治理現代化。制度治黨是黨的制度建設發展到現代治理階段的產物。制度治黨除了要解決制度短缺等問題外,更關注的是如何通過形成制度意識確立制度權威,進而有效增強制度執行力。

            我們黨推進制度治黨具有豐富的思想來源和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既包括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經典理論,也包括毛澤東思想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相關內容;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律法思想和制度經驗,也是我們今天推進制度治黨的深厚土壤和歷史資源

            制度治黨有別于制度管黨。管理較多地注重效率,而治理主要源于認同和共識,強調通過合作、協商等方式對公共事務進行管理。因而制度治黨是通過把現代治理理念融入黨建活動各方面,在全黨樹立制度意識和制度權威,從而在增強制度執行力的基礎上實現黨的各項目標的動態過程。制度治黨系統中的各個組成部分均承擔著不可或缺的功能和作用。制度治黨一般包括制度設計、制度執行、制度監督、制度評估等環節。這其中,制度設計是制度運行的基礎,是制度治黨的邏輯起點;制度執行是制度治黨的關鍵環節;制度監督是制度治黨的有效保障;制度評估是制度治黨的優化完善。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一階段是我們黨制度治黨的萌芽時期,這一時期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領導革命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加強自身建設,黨中央逐步實現了從建立根本制度到建立基本制度和具體制度的轉變,并初步構建起一套以黨章為統領,以黨的領導制度、監督制度、工作制度等為配套的較為有效的制度體系,不僅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也使黨的制度建設取得初步成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的制度建設經歷了一段曲折探索。作為執政黨,我們黨的主要任務轉變為通過領導工業化、現代化建設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在此背景下,制度建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黨建工作遂開始從以往的以思想建設為主向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相結合的方向轉變。具體表現為,這一時期對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執好政的問題進行了艱辛的探索,不僅通過建章立制確保了黨對國家的全面領導,在黨的制度建設問題上提出一些很有價值的理論觀點,還啟動了紀檢監察制度的正規化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制度建設科學化問題成為這一時期工作的焦點之一。鄧小平深刻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強調要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設來加強新時期黨的建設。他指出“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這種制度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是否改變顏色,必須引起全黨的高度重視”。黨的制度建設取得重要成就,將制度問題在黨建工作中的重要性提升到決定性高度,與此同時,制度意識逐步樹立,制度權威逐漸加強,制度治黨思想初步形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中外政黨的興衰規律,從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推進黨的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通過零容忍執紀和抓“關鍵少數”來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和剛性約束,大力提升黨內法規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健全扎緊以黨章為核心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籠子”;通過確立制定黨內法規制度的原則和方法,不僅增強了制度建設的嚴密性和科學性,也使制度治黨走向系統化和正規化。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黨的制度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明確提出制度治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我們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歷史使命、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勝利、實現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必須堅持依法治國與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統籌推進、一體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統一,既要解決思想問題,也要解決制度問題,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根本任務,把制度建設貫穿到黨的各項建設之中。”

            通過對我們黨制度治黨的歷史發展進行系統梳理和深入分析,我們能夠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啟示。

            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必須與制度治黨有機結合。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在思想建黨、組織建黨的同時,也必須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要使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為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也要使加強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為加強制度治黨的過程。事實上,將制度治黨與思想建黨、組織建黨有機結合,體現了黨對新時代黨建規律的科學認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

            制度治黨應從制度建設上抓起,將制度建設貫穿于黨的建設各領域。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因此制度治黨首先要解決好如何健全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全面加強紀律建設尤其是政治紀律建設,用嚴明的紀律管全黨治全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在此基礎上把制度建設貫穿于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建設的各領域。

            制度治黨不僅需要織密制度之網,更重要的是確保各項黨內黨外監督制度的有效落實,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制度治黨既要通過建立健全黨紀黨規來“扎緊制度的籠子”,以免出現“牛欄關貓”等問題,更要強化各項黨紀黨規的落實,防止制度淪為擺設。制度需要被不折不扣地執行和落實,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必須用剛性制度把一把手管住,保證一把手正確用權、廉潔用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全黨要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在加強內部監督的同時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和監督體系,從而切實扎牢制度籬笆,真正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

            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的有機統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同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加強黨紀黨規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黨和國家領導體制日益完善,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更加有力。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等頒布出臺,標志著我們黨逐步建立起加強黨的建設的制度體系,將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不斷推進。

            (作者:任志江、郭睿,分別系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中國延安干部學院調研員)

            《光明日報》( 2019年01月23日 11版)

            責編:彭寧鈴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