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這幾天,杭州市丁蘭實驗中學推出的一項“新政”引發熱議。每個月單身的青年教師和已婚未育的老師可以申請兩次“戀愛假”,已生育的老師還可以享受“親子假”、“幸福假”,不少網友期待說,“什么時候這樣的規定能夠推行到各行各業?”更有網友直呼,“如何讓領導不經意間看到這條消息?”
那么,“戀愛假”、“親子假”、“幸福假”到底是什么?家長們又是怎么看待通過靈活調動工作日內的空閑時間給老師們放假的呢?
三種假期滿足不同需求 希望提升教師幸福指數
聽到學校要推出“戀愛假”的消息,丁蘭實驗中學的科學老師陳倩是最興奮的人之一。1990年出生的她,去年剛剛結婚,丈夫就是同校的數學老師袁海明。陳倩說,他們夫妻倆都承擔初三的教學,有時候晚上甚至周末都要在學校監督和指導學生學習。現在回想起來,她恨不得這個“戀愛假”早點來:“領證周六周日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兩個人領證中午還是請了半天的事假,中午趕回來,下午再繼續上課。有了“戀愛假”,我們就不用這么趕了。因為我們倆都是理科老師,在我們每周四的下午本身就是不排課的,也不會跟我們的教學沖突。”
丁蘭實驗中學地處杭州市江干區丁橋板塊,是一所2010年新建的公辦初中,畢業5年左右的新教師是學校師資的主力人群。1991年出生的茅駿成是丁蘭實驗中學的團委書記,目前處于未婚狀態。他說,老師的交際圈相對較窄,過去想跟兄弟單位搞聯誼,往往都會因教學安排等原因無法參加,“學校有40%都是未婚的年輕老師,學校團委每個季度都會組織聯誼活動,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時間和其他單位的時間很難協調。學校推出戀愛假,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參與這些聯誼活動。”
除了“戀愛假”,丁蘭實驗中學還推出了針對家里有18歲以下孩子的教師的“親子假”,年紀更大一點的老師,則可以享受“幸福假”,這些假的時長都是半天,每個月兩次。1987年出生的音樂老師單星梅的孩子現在18個月大,按規定可以享受“親子假”。她說,過去,只能在工作日做的事情必須要靠父母幫忙,今后,這些事情基本上就可以自己解決:“當我有了寶寶,我就覺得這個假太需要了。因為現在2周歲以內的寶寶,都有一個疫苗要注射,還有體檢,所以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假期更多地去參與親子活動,多陪伴一下小孩子。如果沒有這個假期,就只能辛苦自己的爸爸媽媽了。”
丁蘭實驗中學工會主席樓旸說,老師需要請這些假時,只要在網絡管理平臺上提出申請,校領導通過手機點擊批準后,即可享受,“很多其他學校的老師紛紛為我們學校這個舉措點贊,而且都非常羨慕,老師雖然有寒暑假,說實話寒暑假學校也會有一些事務,但是在平時的工作中,戰線真的非常長,工作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我們希望利用這個假期,教師的幸福指數能夠上升。”
多數家長表示理解:將心比心,他們也很辛苦
如何看待通過靈活調動工作日內原本空閑的時間給老師挪出假期?多數家長表示了理解。
專家:體現人文關懷,推廣還需政策支持
有27年從教經驗的杭州知名教育評論員張敏認為,與其他公職人員不同,教師每天的事務相對固定,工作時間也更長,通過制度的小調整,給老師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值得肯定:“做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讓教育者感受到人性的光輝。如果把一個學校的老師,缺少一種人文關懷的,缺乏信任的管理,它是沒有辦法產生真教育的,在一定的前提下,給老師們適度的寬松環境,我覺得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同樣,浙江省社科院社會所副研究員王平也給出了肯定答案,他認為,這項政策本質上是給教師減壓,可以從一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職業吸引力,而要在更大范圍內推廣這些政策,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從地方教育政策性的角度來講,背后需要一些保障的政策,包括在現在定崗定編的情況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給學校安排機動的教師名額,或者在經費上有一些保障,我想這些都是把現有的獨特的‘盆景’變成可以推廣的‘風景’的轉變的重要基礎。”
(記者 沈澤南)
來源:中國之聲
責編:趙寬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