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5日,螞蟻金服“2018安全專項科研基金”的最終評審結果正式公布。在征集的15個課題所對應的87份申請中,螞蟻金服最終選定了19支來自海內外的研究團隊予以資助,正式開啟了新一輪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創新合作。
本次科研基金由螞蟻金服發起,并與上海交通大學共同組成了基金組織委員會,在螞蟻金服內部技術團隊的支持下,一共發布了13個輕量級課題和2個重量級課題,于2018年10月ACM旗艦級安全會議CCS上,公開面向全球安全研究人員征集申請。經過兩個月的征集,截止至2018年12月15日一共收到了87份申請書。
本次科研基金獲得了海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同2017年發布的IFAA科研基金相比,2018年的整體申報量是2017年度的2倍,申請者來自中國、北美、澳大利亞、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重點高校和研究所,是一次全球化的科研創新實踐。
本次科研基金的評審流程參考了國際學術會議的評審規范。每份申請書在由螞蟻金服相關技術團隊負責人進行評議的同時,還至少邀請了兩名該領域的學術研究專家參與評審,保證了審閱質量。
同時,基金組織委員會在評審過程中還采取了雙盲審稿的制度,并且遵照國際學術會議審稿的“回避制度”,在分配審稿人的過程中慎重考慮潛在的利益相關,以確保評審結果的公平公正。經過螞蟻金服內部技術團隊以及數十位學術專家所組成的審稿委員會近一個月的努力,綜合后的評審意見最終選定20名申請人進入到最終的會評階段。
2019年1月7日至8日,基金組織委員會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會評活動。會評評審團由螞蟻金服內部16位評審專家以及四位享譽海內外的安全研究專家組成。整個會評過程中,每位申請人不僅要面向評審團做25分鐘的項目申請陳述,還要隨時面對評審團專業提問的挑戰。最終會評評審團為15個課題選定了19支研究團隊,予以資金支持和研究合作。
通過這次基金評審,螞蟻金服進一步深化了與學術界的合作交流,不僅通過項目資助的方式與研究人員建立起了緊密的合作關系,也同所有提交申請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深入溝通,在相關技術合作領域互通有無。以此次科研基金評審為基礎,螞蟻金服還將圍繞不同的技術主題,舉辦安全論壇、安全課程等學術活動,圍繞安全技術的大命題,推出形式多樣的單項技術合作。(本文圖片由螞蟻金服提供)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