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6sua3"></track>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 <menuitem id="6sua3"></menuitem>

    <progress id="6sua3"><bdo id="6sua3"></bdo></progress>
    <samp id="6sua3"></samp>

        1. <samp id="6sua3"></samp>

            車市進入優勝劣汰調整期 一起來看看

            2019-01-17 07:16:00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車市進入優勝劣汰調整期)

            日前,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了2018年12月以及全年的乘用車產銷數據。對于2019年整體走勢,崔東樹認為應保持信心:“受到2018年下半年基數較低,且紅利政策介入的可能,2019年全年預計將實現至少1%的增長幅度”。

            日前,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了2018年12月以及全年的乘用車產銷數據。2018年12月,國內狹義乘用車(下稱“乘用車”)零售銷量為221.7萬輛,同比下降19.2%;1-12月全年零售銷量2235.1萬輛,累計下降5.8%。這也是近20年來,我國乘用車市場年度銷量的首次下滑。

            12月廠商主力去庫存

            2018年12月,我國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9.2%、環比增長9.8%,走勢相對保守。一般來說,12月是全年的消費高點,在2015年至2017年這三年間,12月銷量的環比增速都在14%左右,明顯高于2018年12月的環比增幅。

            據乘聯會分析,以上狀況由多方面原因導致:一是12月上中旬需求不旺,二是廠商為實現2019年的穩增長而理性控制2018年的基數,三是部分地區經銷商在國六標準實施前,主動去庫存而抑制進銷節奏。

            對此,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12月銷量環比增幅均低于預期,與大部分車企走穩定路線有關。12月廠商的批發銷量低于市場端的零售銷量,這表明,車企和經銷商在本月主力清庫存。這樣的操作下,銷量數據可能不夠漂亮,但卻有利于車企2019年輕裝上陣。”

            得益于此,2018年12月廠商庫存較11月下降16萬臺,渠道庫存環比下降9萬臺。但從全年來看,渠道庫存相較上一年度仍增加了25.6萬臺。這也意味著,在經歷了市場遇冷的下半年后,一線經銷商仍然面臨著較大的生存壓力。

            豪華車新能源車成最大看點

            乘聯會方面認為,SUV車型的增長乏力,直接影響了乘用車市場的走勢。12月,轎車、SUV、MPV的月度零售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6.9%、18.9%及33.5%。其中,SUV的下滑,與年輕購車群體購買力不足以及中西部市場消費能力不足有直接關系。

            但另一方面,中國乘用車市場所呈現出的消費升級特征,也愈發突出。12月,國內豪華車細分市場銷售同比增長7.5%,相較于主流合資品牌下降17.0%、自主品牌下降26.0%,車市結構轉型升級明顯。

            此外,新能源車也是2018年車市的穩健增長點:新能源乘用車年度銷量達101萬輛,同比增長83%。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汽新能源、比亞迪為代表的自主品牌高歌猛進的同時,受雙積分政策的影響,12月份合資品牌在新能源車方面也實現了爆發式增長。

            隨著豪華品牌、合資品牌甚至是造車新勢力相繼入場,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品牌獨大的局面也或將得到改變。“就國內新能源車市場而言,目前自主品牌銷量占比達到95%,這樣的市場局面必然會改變。比如合資品牌推出的插電混動車型,就將給自主品牌帶來較大壓力”,崔東樹表示。

            今年或將出臺紅利政策

            早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9年該部門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官方明確表態鼓勵汽車消費,無疑給2019年的車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盡管將有紅利政策出臺“救市”,但在業界看來,2019年仍將進入淘汰期。近年來,在SUV熱潮、MPV熱潮的帶動下,不少明星企業脫穎而出。但隨著轎車、MPV、SUV的增長輪動基本完成,主力車企的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市場優勝劣汰的趨勢越來越清晰。

            不過,對于2019年整體走勢,崔東樹認為應保持信心:“受到2018年下半年基數較低,且紅利政策介入的可能,2019年全年預計將實現至少1%的增長幅度”。

            洪晗琪

            【編輯:王京輝】

            張天琪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張天琪_NBJ10752
            科技新聞傳播、科技知識普及 - 中國科技新聞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免責聲明

            中國科技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推薦閱讀
            已加載全部內容
            點擊加載更多
            www.97s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