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與7個省、89個貧困縣開展東西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市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司長曲天軍呼吁“以購代捐”促進消費扶貧,呼吁實現打贏脫貧攻堅戰與豐富首都居民“菜籃子”結合的多贏局面。據悉,位于北京豐臺草橋的“北京市受援地區消費扶貧產業雙創中心”將于本月22日試運營。
會場內
委員建議“以購代捐”
市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司長曲天軍認為,優先購買北京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地區的農產品,幫助貧困戶增收脫貧,讓貧困戶看到通過自身價值實現,必然增強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首都居民可以在市區購買到來自貧困地區有機、安全的農產品以及民族手工藝品等,體驗到“消費也是扶貧”的價值感受,一舉多得。
曲天軍建議,應動員北京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定向采購扶貧協作地區農產品方面發揮表率作用,引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社會各界等與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地區建立長期、定向的采購合作機制,示范引領消費扶貧,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組織產品對接會、推介會、促銷會,打通銷售的“最后一公里”,讓扶貧協作地區的“土味”進京;充分運用多媒體網絡等手段, 提升貧困地區產品品牌和市場知名度。
此外,曲天軍還建議動員北京市商場超市、批發市場等在銷售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方面發揮表率作用,加大構建線上與線下同步的立體銷售網絡,在各個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超、車站、機場等經營場所,開設扶貧產品銷售專區、專柜、專鋪、專店,建立扶貧產品“產得出就賣得出、產得好就賣得好”的實體平臺;依托現有電商平臺、網絡平臺,完善“你剛想要,我剛好有”的農產品消費扶貧直通車,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使其致富有方法、增收有途徑、脫貧有動力。還應動員北京市干部職工、廣大市民等社會各界踐行“以購代捐”理念,積極參與消費扶貧。
責編:紀愛玲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