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最具毀滅性的“倫敦大霧”爆發的1873 年,愛德華·梅特蘭出版了一部小說,從未來的角度回顧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那時候,鳥兒飛過城鎮上空都會被窒息感所挫敗……”這個虛構的敘述者回憶道,自從19世紀70年代早期,煤儲量便日漸短缺,人們開始尋找替代性能源,終于“找回了最新鮮的空氣和最安穩的睡眠……”
誰會想到在幾個世紀后,繁榮似倫敦的上海也頻受霧霾侵擾。佐嵐門窗(JOYSLAND)CEO馬莉與梅特蘭一樣,也渴望“找回最新鮮的空氣和最安穩的睡眠”。只不過,馬莉最初的動機,是為了她兒子。
兒子出生18天后,就被診斷為新生兒肺炎。醫生在出院小結上強調了很多注意事項和要求,第二條就是——寶寶臥室每天開窗通風。別的都好說,就這個開窗通風最難辦。孩子出院回家,正好是霧霾天最多的季節,每天看著外面灰蒙蒙的天,健康的大人都不敢開窗大口呼吸,不足月又剛患過肺炎的嬰兒怎么敢天天給他開窗換氣?
馬莉說,那是她內心最煎熬的一段日子,天天提心吊膽睡不著吃不香,整天就琢磨著怎么解決開窗通風問題。實在沒辦法,空氣凈化器買了好幾個,也還是解決不了室內與室外新鮮空氣交換的問題。就在有天半夜,突然想到:自己就是做門窗的,為什么不研發一款防霾窗,在不用開窗扇的情況下就能與室外空氣進行交換,同時還能把霧霾擋在屋外?想到了,就一刻也不能耽誤,還沒出月子馬莉就天天跟研發、制造團隊開電話會議。
(佐嵐門窗總經理馬莉與她剛出生的兒子)
經過整個團隊兩年反復試驗、驗證,最后經過權威機構性能評測認證,馬莉的想法實現了!佐嵐防霾窗誕生了。推己及人,想到每年都有千百萬的孩子和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有過敏性體質的病人都有跟自己孩子相似的境況,馬莉做出了第二個大膽的決定——把佐嵐防霾窗推向市場!
佐嵐門窗雖然產品品質在業內和用戶端滿意度一直很高,但之前卻一直吝于宣傳和包裝自己——既不請名人代言、也不在電視上打廣告,而是悶頭做產品、搞研發、維護渠道,最大限度讓利給經銷商,這種很不“中國”的做法卻也逐漸在中國市場上打出了名堂。
在門窗行業摸爬滾打十多年,馬莉精通從原料采購到生產、安裝、銷售、售后的每一個環節。市場有巨大的潛在需求,這一領域卻幾乎沒發現競爭對手,加上這些年佐嵐門窗自有的成熟渠道及工廠在中國多年的運營推廣經驗,佐嵐防霾窗系列進軍全國市場的基本成功條件都已具備。等過完年新品發布會后,佐嵐門窗子品牌——佐嵐防霾門窗就可以正式向全國招商。
(佐嵐門窗CEO:馬莉女士)
對于大多數習慣了傳統制造銷售的中小門窗企業和經銷商來說,基于節能、環保、智能層面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并由此帶來的從“傳統型”向“系統型”轉變的行業升級,當前雖非易事卻絕對是大勢所趨!只有抓住機會、順應時勢,及時調整產品結構謀求差異化的企業和商家,才能徹底擺脫“低價肉搏廝殺”,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脫胎換骨!
市場需求也可以反向推動行業升級。我們需要看到并相信,門窗行業一些有實力、有責任感的企業正在擔負起這部分社會責任,只要有更多像佐嵐防霾門窗這樣的行業先鋒和重視推廣環保節能智慧型產品的商家,裝上了節能、環保、智能化的防霾門窗,相信很快就能為我們的孩子找回最新鮮的空氣和最安穩的睡眠。(佐嵐防霾門窗供圖)
責編:張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