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每天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沒有太多機會和警察打交道,除非真的遇上麻煩。更不用說進警務站了。
那里的警察是不是都特別嚴肅,繃著個臉?是不是有人在那里大吵大鬧,或者正好有不法分子被扣押在那里,讓人怕怕的呢?
好吧,記者帶你去看看。而且,看就看個最“潮”的。
1月12日一大早,有幾十名民警聚集在北京市海淀區紫金莊園社區的第二社區警務工作站。圍觀群眾都在問:“大周末的,這么多警察,是出了什么事情了?”
是的,的確出事了。不過是好事!
聚集的民警,是來參加海淀區首個街道綜治中心平安建設工作站暨派出所社區警務工作站揭牌儀式。警務站從外面看上去很普通,但民警告訴記者:“小小警務站,不簡單。”
記者走進警務站就“懵圈”了,不認識的新鮮玩意兒真多啊。
那個可愛的警務智能機器人是干嘛的?還有那些終端機,都是做什么用的呢?記者問題很多,民警介紹很耐心。
身份證件在家門口的警務站就可以自助辦理了?也太方便了吧!
就是用這個身份證自助申領機,社區居民李先生補辦了一張新的身份證,只要10個工作日后,就可以取走新證。從走進警務站到辦完業務,李先生前后只用了10分鐘。
“實在太方便了,很多業務不用再跑到派出所排隊啰!”李先生很高興。
新鮮的設備應接不暇。
在“防詐體驗區”,大家可以通過互動游戲,了解當前電信詐騙的新方式、新特點。
在“消防體驗區”,大家可以通過互動視頻了解消防安全知識。民警也會指導使用消防工具。
警務站配備了交通違法處理、網上公安局業務自助辦理等終端設備,設置了防范電信詐騙、防盜、拒絕黃賭毒、消防安全等互動演示區域,提供體驗式防范宣傳教育,開設了律師遠程會見、矛盾糾紛調解等法律援助,并為其他政務部門提供服務預留了“端口”。
這就是說,警務站開始進入“體驗”時代。
“拒絕黃賭毒”宣傳區域,相關知識被介紹得很具體。
各類常見毒品的模型及其相關常識,能讓群眾直觀認識毒品及危害。
除了搖頭丸,記者特別觀看了“喪尸浴鹽”“K2”等新型毒品的介紹,因為他們是當前毒害青少年的重要“兇手”。
在“防盜演示區”,記者做了親測,看看能不能混進裝有最新臉部識別系統的防盜門。民警先錄入一個與記者相貌接近的人的外形數據,作為防盜門的“主人”。記者試圖混進去。
試驗開始……
失敗!混不進去呢!
記者這么萌萌噠發型也混不進去,還在頭像中間加個感嘆號,“過分”了啊!
看來這種人臉識別系統,很快會在各個社區普及。到那時,社區安保將又上一個臺階,大家的生活安全將得到更大的保障。
這個警務站是北京市海淀區首個街道綜治中心平安建設工作站暨派出所社區警務工作站。它是北京市海淀區踐行“街道吹哨、部門報到”要求,落實“三聯一統”區域化黨建工作,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創新機制的成果。
民警由原來的“下”社區真正變成了“在”社區。記者了解到,新成立的紫金莊園工作站內配有7名民警、6名輔警、18名實管員,整建制前置辦公,實現7?24小時有人值守,只要社區居民來,就能找到民警。
任何一項為民著想的創新工作,都來之不易。一個小小的警務站,是整個社會文明發展的縮影。在我們不了解、不曾感知的地方,公安隊伍保護人民、服務群眾的理念已滲透在各項具體工作、各個環節與細節中。
責編:彭寧鈴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