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與很多人離開城市、回鄉過年相反的是,不少人的老家親戚來到大城市過年,這種現象被稱為“反向春運”。
來自多家訂票網站的信息顯示,今年“反向春運”現象凸顯,十大熱門目的地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青島、寧波、廈門。
數據顯示,除夕前一周飛往這些城市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過40%,“四老一小”旅客訂單顯著增長,機票價格甚至比高鐵票還便宜。例如,除夕前一周,哈爾濱飛往北京的機票有的低到1.3折、人民幣只需要180元,比動車票便宜約126元;重慶飛深圳的機票最低價是190元,相當于打1.2折,比高鐵票便宜629元。
除了節省開支,這樣的方式還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也是一種新型的消費方式。
要聞快評
“反向春運”現象反映出消費新趨勢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馬慶斌
“反向春運”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現象,它是一種更新的、更有現代意義的形態。
我們傳統的回家過年是品味鄉愁,看看家鄉的親人,看看家鄉的變化。現在的這種“反向”更多的是從農村走向城市,是一種開放式的。這個過程中體驗了航空、高鐵這些現代化的交通方式,家人也感受到了現代城市文明,我認為它是一種新型的探親方式。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大眾旅游處于井噴期,未來規模會更大,只不過大家選擇了春節這個特殊的時期來旅游而已,這樣就很好地實現了團圓和旅游相結合。以前我們有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但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老百姓的收入的提高,交通設施的發展,我倒是建議再寫一首《常出來走走》。鼓勵老人、孩子多出來看看世界,以前那種翻山越嶺的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的探親團圓之旅,變成了一種高速度、高舒適性的旅游享受。這種消費方式、旅游方式,可能會使很多人心動,積極加入這個行列里來。
責編:劉金鵬
關注微信公眾號(kjxw001)及微博(中國科技新聞網)

